Page 111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11

社会·2022·3

           行动,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杨天宏,2019)。 然而,1922 年下半年以
           后,由于直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美国的信心开始动摇,加
           之北洋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日益严重, 美国逐渐失去了对直系政权和吴
           佩孚的信心。 1923 年临城劫车案发生后, 美国对北洋政府更加感到失
               9"
           望。 1928 年 2 月,蒋介石发动“二次北伐”,9 月 11 日,美国正式宣布承
           认南京国民政府,此后,美国一直与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简述这
           一段历史, 可以看到美国在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影响中国政局的外部
           力量,进而也可以理解为何梅兰芳、齐如山等人会萌发访美的想法。 齐
           如山正式开始筹备以外交途径赴美演出是在 1926 年,当时还是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官员们不但无法理解梅兰芳赴美演出的意义,而且在这样
           的时局下,访美也是不可能考虑的事情(齐如山,2014:201)。 直到南京
           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梅兰芳访美的时机才最终成熟。
               既然是出国演出,那么梅兰芳此前在日本的成功已不值一提,因为
           人们认为, 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成功演出得益于共同的文化基础。 换言
           之,在中国受欢迎的梅兰芳到了日本大抵也会得到差不多的追捧,而欲
           求得世界文化的接纳,就必须赴欧美演出。 相对来说,选择美国有两方
           面好处:首先,相较于欧洲,美国的艺术氛围更为自由,艺术行业尚处于
           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中国戏剧没有太多鄙夷的态度;其次,此时的美国
           俨然有成为世界中心的趋势,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世界的中心
           正在从欧洲逐渐转向美国,中国的国剧若能在美国得到承认,也就间接
           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中国人大半主张巴黎,说世界上的美术团体,只要在巴黎
                演红,则无论到何处,都可畅行无碍。 大战以后,世界局势改
                变,凡美术的团体,若能在纽约百老汇演红叫响,以后到各国
                都没有问题了……美国是一个新国,处处都是朝气,一切文化
                美术,都很容易吸收。 (齐如山,2014:203)
               (二)金融危机与“去商品化”的决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选择在 1929 年出发前往美国也表明了梅兰芳
           此行并非出于商业目的。 这一年,一场经济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
           9. 1923 年 5 月 6 日, 一列由上海北上的列车在山东临城遭到土匪劫持,26 名外籍乘客
           中有 19 名被俘,人质中又以美国人居多。 因此,这次劫车案被称为继义和团运动后中国
           最严重的涉外事件。


           · 104·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