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07
社会·2022·3
寓。 6 这年冬天,他们共同排演了一部英文版话剧《此恨绵绵》(又名《杨
贵妃》), 这出戏在纽约的成功演出催生了留美学生的戏剧改革梦。 由
此,余上沅等学生决定回国,其口号就是“国剧运动”。 本文对“国剧运
动”的历史不做赘述,总的来看,从 1924 年到 1927 年《国剧运动》一书
出版,这场运动的结果并不那么让余上沅等人满意,甚至可以说它是失
败的。 这里的“失败”固然是指余上沅等人未达成最终目的,但是“国剧
运动”对于当时戏剧改革的影响亦无法忽视,京剧成为“国剧”亦是这一
运动的意外后果。
1925 年,余上沅、闻一多等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晨报》副刊
上创办了《剧刊》,“国剧运动”由此正式开始。 所谓“国剧”,便是由中国
人用中国材料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张 祏元,2004)。 在戏剧观念上,
他们提倡“纯粹艺术”,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与“写实”之
间架起桥梁。 赵太侔也希望将来中国的戏剧应该既具有突出的民族性,
又有被广泛了解与鉴赏的世界性(徐珺,2019:22)。 因此,所谓的用“中
国材料”便意味着“国剧”包含了旧戏和新剧两个方面,而“国剧”就是
指中国未来的旧戏和新剧(徐 珺 ,2019:21)。 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的
“国剧”并不特指某一种中国的戏剧形式,甚至在余上沅等人看来,这样
的“国剧”可能还没有完全出现。 正是余上沅等“国剧运动”的发起者对
此概念的模糊处理给后来者提供了空间,梁实秋(1996:12-14)于 1970
年悼念余上沅的文章中说:
所谓国剧,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京剧或皮黄戏,也不是当
时一般的话剧,他们想不完全撇开中国传统的戏曲,但要采纳
西洋戏剧的艺术手段。
由此可见,从最早用中国材料演出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剧,到后来
专指京剧,“国剧”的含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或许是由于余上沅等人
的模糊处理,使得“国剧”的概念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变
得众说纷纭。另外,“国剧运动”的迅速失败也导致他们的主张并没有成
6. 这里论述“国剧运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通过“国剧运动”,京 剧得以 成为“国
剧”,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梅兰芳访美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在“国剧运动”的四位发
起人中,余 上沅曾在 1935 年经胡适推荐担任梅兰芳访苏剧团的副 指导,张 嘉铸则直 接
负责 1930 年梅兰芳赴美演出的一切事务,并兼任宣传主任和梅兰芳的私人翻译。 由此
可见,梅兰芳本身亦受到“国剧运动”思想的影响,其本人亦成为践行“国剧”理念的对象。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