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02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

                对立的体现。 然而,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与社会
                行为中发挥着作用(景天魁,1999),现代性本身的非连续性又为传统在
                现代性之下的留存提供了现实空间, 这使得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过程不可避免地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1917 年 3 月,以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新青年派”对
                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将中西戏剧对立,认为西方戏剧是
               “先进的”,而中国戏剧则是落后的“遗形物”,他们主张将之废除并以
                西方话剧的说白取而代之,借以表现复杂的社会矛盾与现代性精神(刘
                祯,2021)。 不过这种强烈的对立情绪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在新文化运动
                的影响下, 旧剧艺人开始编演反映现代社会思潮的时装新戏。 1919 年
                和 1924 年,梅兰芳两次赴日演出,在日本学界受到追捧,使得“新青年
                派”对旧剧的认识有所改观。如胡适就曾向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承认,“我
                们的能力太薄弱了, 恐怕破 坏 有 余 而建设 不 足 ”(张 小 钢 ,2011:13)。
                1923 年,胡适创办了《读书杂志》和《国学季刊》,提出“少说点空话,多
                读点好书”的口号,提倡以科学方法从事“国故学”研究。 尽管这一阶段
                他们的主张还是反传统, 但不得不开始回答对待传统文化的总体原则
                是什么等问题,而“整理国故”就成为探寻答案的现实出路。 所谓的“整
                理国故”,就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接受科学的洗礼(陈卫平,2015)。 因
                此,在旧剧作为传统文化的“遗形物”而于新文化运动之初受到广泛批
                判后,随着以胡适为代表的“新青年派”的深入研究,旧剧的价值与意义
                又被重新发掘出来。 对旧剧的研究与改造不仅是对新文化运动早期主
                张的发展和实践,也意味着传统文化在此时摘下了“愚昧落后”的帽子,
                产生了“发扬国光”的重要意义。 1946 年秋,时任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
                会中国代表、“梅党”成员张彭春(1946)在重庆南开中学发表演说时指
                出,“三十年来,有时致力于教育,有时从事外交,有时也研究戏剧。 表
                面上看起来似乎所务太广,其实一切活动,都有一贯的中心兴趣,就是
                现代化,也就是中国怎么才能现代化”。 作为旧派文人精神寄托的“旧
                剧”和作为新知识分子改造对象的“国剧”都是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产
                物,因此,艺术成为了当时重要的社会工具,担负着教育、社交、宣传等
                社会功能。
                     在这个转型背景下, 不仅新知 识 分子 有 着 强 烈 的改 造 传统的愿
                望,传统艺术也面临着自我救赎的困境。 不同于布尔迪厄(2001:99)所


                                                                          · 95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