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79
社会·2022·2
样矫健自如? 所以,我的天赋,请自由地走进生活,不要担心和忧愁! 即
将发生的事情,都是你的机遇和财富! ”(Benjamin, 1996:329)
但是到了浪漫派那里,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理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构成现实世界的经验层面的现象, 不但无法直接传达出原现象这一理
想 的 精 神 法 则 , 反 而 将 它 遮 蔽 起 来 (本 雅 明 ,2014,2016; Benjamin,
1996)。 萨弗兰斯基(2014)把这种变化归因于现代分工的发展,细密的
分工系统把人分割到各个领域, 这使得人们有可能熟稔于某一种专门
的技艺,却难以在不同的事物中间建立关联,也难以在无限的关联中把
握完整的精神理想。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人就像“完全丧失记忆”的生
物,生活在虚妄的“进步”信念中,“沉迷于自身的宏伟辉煌”,却丝毫未
能察觉他们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最为宝贵的经验和传统; 他们过着
“机器人那样的生活”,再也看不到“广袤而浑圆的蔚蓝天空”和“满眼
旌旗与桅杆 的海 港 ”(本 雅明 ,2013a:58-59、 225、 234-235;Benjamin,
1974: 634、 641)。
尽管浪漫派仍然相信, 在单调或陌生的现实生活之下仍然是歌德
意义上的原现象, 但是在现象和原现象之间或者说贫乏的现实和精神
理想之间已经出现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这道鸿沟面前,歌德那种
真诚的信任和依赖已经难以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怀疑和不安,这体
现 在 浪 漫 派 对 于 自 然 和 现 实 生 活 的 描 述 中 。 本 雅 明(Benjamin,
1977,2011)指出,从浪漫派开始,自然不再只有明快的色调,它黑暗的
一面被呈现出来, 变成了陌生的、 恐怖的甚至是残酷的事物 (伯林,
2008)。 7 在这种疑虑和不安的感受下,尽管浪漫派仍然要坚守现实,但
已经不能毫无顾虑地将自己抛入现实了, 他们能够做的只有努力去掉
层层遮蔽,使被遮蔽的原现象或理想的精神法则显露出来。 但要做到这
一点,仅凭歌德笔下的直观也是不够的,必须经过一整套严格的反思和
批评(本雅明,2014,2016; Benjamin,1996)。
(二)批评、解构与保存:本雅明的救赎观
对于本雅明来说, 浪漫派描述的图景与他自己所面临的现代生活
7. 例如浪漫主义作家蒂克在《金发的埃克伯特》中的描述:埃克伯特杀死了金色的鸟,
于是各种不幸接踵而至;他不断杀戮和破坏,各种神秘力量也集结成恐怖的罗网,他深
陷其中,试图挣扎 ,却造成 更多的 谋杀,他 只能与 之纠缠、战 斗,直至 死亡(伯 林,2008:
110-111)。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