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82
“迷醉”或“清醒”:瓦尔特·本雅明对耶拿浪漫派“批评”概念的研究初探
说,本雅明的确“热衷于细小,甚至毫厘之物”,但这只是起点,他最终
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隐藏在这些有限、独特事物中的普遍的精神理想。 8
尽管出于对具体现实的关注, 本雅明总是把有所欠缺的普通人而
非具备完美人格的英雄置于作品的中心,但与此同时,他也要求人们对
自身的缺憾和最高的精神理想有所体察,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冲破自
身的边界,朝向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格而成长。 对他而言,在人们为了实
现真正的和解而尽心尽力的每一个刹那, 个体都在粉碎着笼罩在其身
上的牢笼和命运(本雅明,2016;Benjamin, 1974, 1996)。 而在这一过程
中,耶拿浪漫派通过“批评”和“解构”的方式,提供了一种与进步史观
相对立的“停滞”和“中断”。 如上文所说,在资本主义文明里,人们看似
能够利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去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利益, 却难以实
现内在的平和与满足。 在这种处境中,批评和解构是必要的,可以迫使
人停止追逐的脚步, 转而注视当下的生活, 并借助不断推进的反思序
列,一层一层地剥离掉外在的欲望和枷锁,让真正值得献身的生命样式
逐渐得以显露。 本雅明(2014: 123)(Benjamin, 1974: 99)引述耶拿浪漫
派的断片指出,反思具有一种“辅音特性”———不同于元音是流畅的音
阶,辅音通过阻 塞 和延 缓 的特点(retardierender Charakter),传 达 出自 然
生命进程发生中断的意涵和沉思者冷静而清醒的精神气质。
本雅明对耶拿浪漫派批评方法的吸收是在不同于古典时代的现代
语境下进行的。简言之,歌德对现实世界充分信赖,因而能够自由、从容
并且坦然地走进生活, 而本雅明是带着一种坚定而悲壮的姿态将自己
抛入生活的。 歌德凭借卓有成效的直观看到了此世生活中有价值的东
西;而在本雅明那里,直观失去了作用,只有严格的沉思和批评才可能
打开一条通往有价值之物的路径。 在这个意义上,费希特的反思和耶拿
浪漫派的批评概念显示出其现实的必要性: 它让现代人穿过光秃秃的
现实森林,努力看清并揭示贫乏的经验世界的意义,并在已经衰落的现
8. 针对本雅明关注微小事物并尝试从中窥探完整生命图景的思想特征, 有研究指出了
本雅明和齐美尔之间的思想关联:“波德莱尔重视‘偶然性’,在齐美尔对现代社会生活
的意外性和随意性的明确关注中,也可以看到这种重视性。 社会互动之中过渡的、飞逝
的和意外的成分,必然会成为忠实于作为‘正在消逝的时刻’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们的中
心关怀……社会理论家需要处理的独特问题就是寻找那飞逝和过渡物之所在, 进而捕
获它。 这不仅是齐美尔面临的方法论问题,同时也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面临的问题”(弗里
斯比,2003: 61)。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