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76
“迷醉”或“清醒”:瓦尔特·本雅明对耶拿浪漫派“批评”概念的研究初探
会,物质世界的繁荣伴随着精神生活的迅速衰落,但在本雅明看来,向
封闭的内心世界逃遁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真正可能。 相反,只有直面此
世的忧郁和悲苦,才有可能探寻到克服危机的路径。 正如阿多诺所说,
本雅明对荷尔德林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现代人精神处境的描述(转引自
Primavesi,2011:470)。 对于失去了上帝恩宠的现代人而言,死亡仅仅意味
着世俗生命的终结,而不再像《勇气》所描述的那样,作为一种英雄式的
献祭而被歌颂(Primavesi, 2011:467)。 因此,现代人只能和《怯懦》中的诗
人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投入真实的生活中。
(二)从贫乏的现实到整全的精神生命
不论是呼吁青年人以冷静而清醒的姿态面对现实生活, 发掘日常
经验与真理之间的关联, 还是用这一术语描述一位坚守现实以寻求救
赎的诗人,都表明了尘世生活对于理解浪漫派精神气质的重要意义。 但
是,投入不完满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精神生活和意义感的追寻,这
一点在《怯懦》所勾勒的图景中有所体现。在这首诗的开篇,诗人不再像
《勇气》所描述的那样,等待着命运之神的眷顾,而是“走进生活”,“在
真理之中行走”。 这里的“行走”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意味着即使在《怯
懦》所勾勒的没有神意眷顾的图景中,“确定者”(即纯粹的、完美的、完
满的、理想的精神法则)和“被确定者”(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在根
本上仍然是同一的。 这提示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现代人仍然有可能
探寻 完 满 的精 神 生 活 (本 雅 明 ,2014:165-171; Benjamin, 2011:181-
186;Benjamin,1977:113-118)。
但对于本雅明而言,现实中的种种不完满遮盖了纯粹的、理想的精
神法则,使得尘世生活与精神世界或神意之间的同一性显得晦暗不明。
在这种情形下,重新明确同一性的前提条件不再是古典时代的直观,而
是某种“哲学式的思考”(das Denken)。 与此相应的是,在《怯懦》中,诗
人与 神意 重 新 统 一 的一 刻 被 描 述 为“沉思 着的 ”(denkend),而 不 再 像
《勇气》那样是“欢愉的”(fr觟hlich)(本雅明,2014:172; Benjamin,2011:
186-187;Benjamin,1977:119)。
那么,能够让尘世生活与神意之间的同一性重新显露出来的“哲学
式思考”是如何推进的?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构成了本雅明早期形而上
学—神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阿多诺(2011:103)认为,在这一系列研
究中,消解掉认知的主体,在事物之间构建起完全客观的关联,从而形
·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