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社会》2021年第6期
P. 73
社会·2021·6
的变化而变化。
注 :模 拟 时 ,除 任 务 属 性 之 外 的 其 他 参 数 都 固 定 。 由 此 得 到 的 全 部 三 维 图 像
中 ,其 颜 色 分 布 模 式 较 为 稳 健 , 其 他 诸 如 努 力 成 本 等 参 数 的 变 化 并 不 改
变 图 像 的 形 状 和 颜 色 的 分 布 。
图 8:“任 务 难 度 — 验 收 难 度 — 任 务 风 险 ”维 度 下 的 最 优 治 理 模 式 分 布
以上的三维模拟从直观上给出了最优治理模式的大致分布, 在下
面的静态选择和动态转化分析中, 我们将通过模拟结果刻画和描述分
布背后的机制。 在此基础上,根据一般理论中由任务属性诱发的治理模
式两类权衡机制,我们还可以从任务风险、验收效果(对应验收难度与
任务难度属性)、验收成本与激励效果(对应任务难度属性)比较三种治
理模式之间的优劣(见表 9),作为后文模拟结果的分析基准。
表 9:各 治 理 模 式 优 劣 对 比
验收效果
任务风险 验收成本 激励效果
真相获取程度 真相隐瞒动机
(由激励权下放 (中央成本大于 (与 π 正相关,
(与 p 正相关, (与 π 负相关,
导致,与 α C 中间层成本, 即与任务难度
正相关) 即与验收难度 即与难度正相 c>m) 负相关)
负相关) 关)
高度关联型
0 ++ 0 ++ +
(模式 1)
行政发包制
+ ++ 0 ++ ++
(模式 2)
松散关联型
+ + + + ++
(模式 3)
注 : 表 中 用 “0 ”“+ ”“++ ” 表 示 不 同 模 式 下 4 个 维 度 的 相 对 优 势 由 低 到 高 的 排
序 。 其中,“0”即表示无,“+”表示存在但较弱/较低,“++”表示较强/较高。 例如,
为简单起 见 , 模 式 1 的 任 务 风 险 为 0 , 模 式 2 、 模 式 3 的 任 务 风 险 大 于 0 , 均
用 “+ ” 表 示 ; 模 式 3 获 取 真 相 的 程 度 较 低 , 赋 为 “+ ”, 模 式 1 、 模 式 2 获 取 真
相 的 程 度 大 于 模 式 3 ,均 用 “++ ”表 示 。
表 9 概括了不同治理模式的组织成本在任务属性上的优劣。 从防
控任务风险的角度看,高度关联型模式更具优势;从验收效果来看,松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