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社会》2021年第6期
P. 70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一个正式模型
治理模式 3(松散关联型):
min
p[πG H+(1-π)G L]+(1-p)G φ+α C ·△π
G H,G L,G φ
min
s.t. p[π(G H-B H )+(1-π)(G L-B L )]+(1-p)(G φ-B φ )-m (9)
B H,B L,B φ
s.t. p[π(G H-B H )+(1-π)(G L-B L )]+(1-p)(G φ-B φ )-m≥G φ-B φ
(9.1)
(9.2)
p[πB H+(1-π)B L]+(1-p)B φ-1≥pB L+(1-p)B φ
(9.3)
B L≤B φ,B H≤B φ
B H≥0,B L≥0,B φ≥0 (9.4)
G H-B H≥0,G L-B L≥0,G φ-B φ≥0 (10)
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
min
p[πG H+(1-π)G L]+(1-p)G φ+α C ·△π
G H,G L,G φ
此时激励权和验收权同时下放,组织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和任务风险。
由于激励权下放,仍然存在中间层和基层政府的子合约,中间层需
承担验收成本。 在子合约中,中间层的目标函数为:
min
p[π(G H-B H )+(1-π)(G L-B L )]+(1-p)(G φ-B φ )-m
B H,B L,B φ
相应的约束条件依次为:式(9.1)为中间政府激励相容条件,中间
层掌握验收权,需保证中间层努力验收的期望收益高于不努力;式( 9.2)为
基层政府激励相容条件;式( 9.3)为中间层“说真话”条件,类似于治理
模式 1, 排除作为验收方的中间层看到实际产出却谎称没有看到的情
况;式(9.4)为基层政府有限责任条件;式(10)为中间层有限责任条件。
通过合约求解发现,正如机制 3 所预测的,中间层的确会在一些情
形下,事后对中央政府隐瞒真实产出信息,我们将其总结为引理 1。
1
引理 1:在松散关联模式下,中间层存在谎报动机。 当 π≤ 时,中
m+1
1 1
间层政府一定谎报产出, 组织成本为 C 3-1= +α c ·△π; 当 π>
pπ m+1
1-p
时,中间层政府不谎报产出的组织成本最低,为 C 3-2=m+1+ +α c ·△π。 20
pπ
通过求解最优合约,可得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和基层政府在不同产
出状态下获得的支付与中央政府面临的组织成本(见表 8)。
20. 因为文章篇幅限制,如有读者感兴趣,可向作者索取证明过程。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