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社会》2021年第6期
P. 78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一个正式模型
出该维度下的最优治理模式静态选择的命题 3。
命题 3:当任务极难 24 时,最优治理模式为行政发包制;当任务较
难,且任务风险较大时,最优治理模式为高度关联型,若任务风险较小,
则最优治理模式为高度关联型或行政发包制;当任务较易,且任务风险
较小时,最优治理模式为松散关联型;当任务风险较大时,高度关联型
为最优治理模式。
表 12:“任 务 风 险 — 任 务 难 度 ”维 度 下 的 最 优 治 理 模 式 分 布 矩 阵
任务难度
极难(低 π) 较难 易(高 π)
任务风险
高度关联型或行政发包制 松散关联型
小(低 α C )
行政发包制 (模式 1 或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2) 高度关联型 高度关联型
大(高 α C )
(模式 1) (模式 1)
具体来看,当任务易做时,由机制 1 可知,此时三种模式的激励效
果差异不大,规避任务风险成为重要考虑。 当任务风险较高时,高度关
联型能够完全避免任务风险,从而成为最优治理模式。 而松散关联型治
理模式将在任务难度、 任务风险双低的情况下成为最优治理模式。 比
如,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初期具有紧迫性,一旦无法有效推行,就会给
中央政府带来较高的任务风险。 同时,计划生育任务的执行可以细化为
各种指标,只要保证执行力度,任务执行难度就会相对下降。此时,中央
政府为了强有力地推动这一政策,就会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来部署实施,
从目标制定到督促执行和检查验收,体现为高度关联型的模式。 这符合
命题 3 对于“高任务风险”与“易做”任务选择治理模式 1 的含义。
当任务难度极大时,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几乎无法成功的任务,无
论任务风险是高还是低,都会优先选择行政发包制。 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呢?本文的模型暗含两个假设:第一,任务风险虽然很高,但仍处于可控
状态,即任务风险不是无穷大;第二,中央政府利用治理模式的首要目
标仍然在于任务的实施, 组织成本是在任务得以实施的大前提满足之
后的第二目标。 当指出这两点暗含假设之后,就能够理解,如果中央政
府面临一个极端困难但仍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任务风险又可控时,若不
采用行政发包制, 将激励权下放, 就往往会面临一个注定失败的结果
24. 任务的难度体现在要调动很多部门、资源,涉及多方社会群体的利益,不易协调。 为
了突出这一命题特征,此处的“极难”意味着 π 趋向于 0,模拟技术上取值在 0.1 以下。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