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94
社会形态学—人文生态学的知识谱系与“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人口聚居等现象“都不能用纯粹的机械或物理力量做解释”,现实中的
群体是“通过观念、习俗、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对自己进行规范和指导
的”(哈布瓦赫, 2021: 222)。 因此,人口自然运动、迁移等现象都必须
置于社会形态学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哈布瓦赫对社会的理解立足于一定空间范围和物质基础的个人与
社会在不同层面的交互作用。 在近现代以来的人类社会中,城市正是这
种复杂关系的容器和动态过程的载体,所以在他的社会形态学中,城市
研究居于重要位置。 延续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的思路,哈布瓦赫
( 2021:192)认为,“在城市的框架内,人类这样一个广泛的群体仅仅是
因为彼此生活空间十分接近而相互联系起来”, 这带来了一系列的后
果,比如“需求的演变,即工业发展条件在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下完成了”。 在相关论述中,他一方面强调社会整体的作用,“只有当城
市不断地将自己的物质形态和生活方式强加给人类文明, 只有在这个
文明的摇篮中, 工业才能突飞猛进地发展”(哈布瓦赫, 2021: 195);另
一方面,他又强调个人的能动性和个体的价值,“社会的内容就是个人,
个人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形象……个人代表着重要的价值”(哈
布瓦赫, 2021: 156)。 米廖拉蒂(Migliorati, 2015)敏锐地指出,哈布瓦赫
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社会现实设想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一种辩证的、恒定
的张力”。
更重要的是,社会形态学不仅仅是对外部形态的考察。 在哈布瓦赫
看来,“社会形态学从外部视角出发。 但事实上,对于社会形态学来说,
这也不过是个起始点而已”。 社会形态学的分析需要进行一系列考察,
步步深入, 直至集体意识的层面,“我们的考察就从表面上的物理形态、
地理状态(诸如空间位置、大小、密度)过渡到了有机、生物统计的层面
上(性别、年龄)”,最终达到一种“坚实且具有集体意识”的结构(哈布
瓦赫,2021: 8)。 在哈布瓦赫(2021:202)看来,社会整体“是一个物质、
心理现实、 思维和集体意向的整合……是一个有机体……分享着物质
世界的性质……具有自己的体积、 可计算的组成部分……还可以不断
地增长、缩小、划分、繁衍”。 诸种可见的社会形态只是集体意识的外在
表现,而把握集体意识又需要以社会形态学为基础。 例如,人口构成就
是物质条件和集体意识链条上的关键环节, 而这正是哈布瓦赫将人口
学置于重要位置并视其为狭义社会形态学出发点的原因。
·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