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90
土客结合:资本下乡的用工机制研究
动管理体制。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确保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菜场采取了两种制度安排:“分包制”
和“返工制”。 具体来说,“分包制”就是通过把土地分包三次而将生产
责任直接落实到每个劳力的一项制度安排。首先,根据机井、地势、地块
等生产条件,菜场的全部土地会被划分为几个片区,每个片区大约200
亩地,由一位片长具体负责。 接着,每个片区土地会被进一步划分成六
七小片,每小片土地约 30 亩。 因为采收时间短、用工数量大等问题,菜
心种植不会在这六七小片土地上同时展开,而是在每一小片轮流种植。
最后,每小片土地内部还会被进一步划分出 20—30 条的菜畦,每条面
积 1—1.5 亩。 工人最后分包到的就是每条菜畦。 在具体工作上,工人负
责自己所分包菜畦上的间苗、除草、采收等工作,洒水、打药等工作则由
菜场安排专人负责。 在收益分配上,工人的报酬最后以其采收的符合标
准的菜心重量计算, 定价为 0.6 元/斤, 而平日所有的管理工作没有报
酬。 分包制实质上就是一种计件工资制,其目的在于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以增加出菜量。
再来看“返工制”。 所谓“返工”,就是工人必须按照菜场规定的标
准重新处理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菜心,直至检验通过。 菜场对工人的返
工劳动不支付任何报酬,工人若拒绝返工,则会被罚款。 例如,多利公
司就规定,“如不符合以上规格,返工无代价。 如不返工,按割菜价格五
倍计算卖给职工。 如果有故意捣乱、多次返工不改者,本场有权扣除当
月工资的 50%” 。 从实践来看,返工制与分包制是配合运作的。 在工人
进场时,菜场会给每个人分发一个号牌,工人需要将自己的号牌放置
到采收的每一筐菜心中。 这一是作为记录工人采收的菜心重量之用,
二是可用来监督工人采收菜心的质量。 一旦检验人员发现不符合标准
的菜心,就可以根据筐中的号牌追溯到具体的采收工人,并要求其返
工。 可见,菜场实行返工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确保菜心质量。
不可否认,上述劳动管理体制的设计不可谓不精细。 但是,如果这
一体制确实如菜场负责人所言能够激发工人的劳动效率并确保劳动质
量的话,为什么它能够适用于外地劳力,却不适用于本地劳力? 要回答
这个问题,还需要探究外地劳力群体本身的情况。
对于外地劳力, 首先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从千里之外来到黄高县
·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