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88
土客结合:资本下乡的用工机制研究
一种不能为菜场负责人理解的行为方式,即不愿意包工、延长在菜场的
劳动时间和学习菜心的劳动技能,而只愿意在菜场做一天算一天。
总之, 从菜场的用工经历来看, 本地劳力的使用非但没有满足菜
场的用工需求,反而带来了用工困境。 无论是采取计时工资制还是计
件工资制,菜场始终没有办法处理好自身所面对的用工困境。 通过分
析发现,这一用工困境的根源并不在于菜场工作收入的高低,而在于
菜场负责人和本地劳力对于菜场工作的不同“看法”:对菜场负责人来
说,他们希望本地劳力能将这份工作看成一份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专职
工作;在本地劳力眼中,菜场工作只是顾家之余的一份可有可无的兼
职。 不同看法揭示的正是作为下乡资本的经济逻辑与乡土社会的家庭
生计逻辑之间的相互抵牾。 在下乡资本这边,它想当然地把本地劳力
视为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劳动力,并试图按照经济逻辑将其纳入菜场的
生产管理,但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本地劳力身上所具有的“乡土性”,
也违背了乡土社会的家庭生计逻辑。 因此,菜场在当地的用工也就必
然会陷入困境。
四、自我组织和管理的外地劳力
(一)“没法比”的外地劳力
使用本地劳力产生的用工困境促使菜场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2015
年,广东人开办的绿金公司率先引入 100 多名外地劳力,并产生了不错
的效益。 在看到绿金公司引入外地劳力产生良好效益后,其他菜场也纷
纷效仿。 相较于本地劳力, 菜场负责人对于外地劳力可以说是赞誉有
加。 有菜场负责人直言,“本地工人和外地工人就没法比”(访谈资料
20180816YX)。 而这种“没法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外地劳力拥有专业的劳动技能。 外地劳力从事菜心生产多
年,基本上都有专业的劳动技能,而这正是确保菜心质量的一个重要条
件。 即便有一些新手缺乏技能,但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学习,因而也就能
够很快掌握。 在做田野期间,笔者碰到一些 60 多岁的外地劳力,他们最
多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学会了菜心的采收技能。 而菜场负责人只需
告知相应的采收标准,外地劳力就能够高效完成采收任务。
其次,外地劳力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 不同于本地劳力,菜场对外
地劳力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制。 在菜心采收环节,工人所得报酬以其采收
·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