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86

土客结合:资本下乡的用工机制研究

                计件按斤的话,品质就没保障了”(访谈资料 20180816YX)。 因此,即便
                菜心产量上去了,但如果菜心品质得不到保证,菜场的经营也不会成功。
                    第二,本地劳力不愿意接受计件工资制。 前文已述,当地农村经济
                是以种养经济为主,缺乏能吸收劳力的产业。 在深受市场经济思想影响
                的人看来,当村庄附近出现用工需求巨大的菜场时,缺乏就业机会的本
                地劳力就应当积极获取就业机会,尽力赚取工资收入,因为这显然好过
                种地、养牛等工作。因此,对于本地劳力不愿意接受计件工资制的行为,
                菜场负责人甚至都觉得不可理喻,只能将其归结为是他们的“意识”和
               “心态”在作祟。
                         我们这边本地人也有意识的问题。 你给他一天八九十元,
                     或者一百元,他就是那种小富即安的那种心态,我一天挣个八
                     九十元,反正我也不操啥心,我就这样子干。 太阳出来了我就
                     干,太阳下山了我就回去。 到时间我就回去。
                                                     (访谈资料 20180816YX)
                         本地人不愿意包工。 他们老是想磨洋工,做一天算一天。
                     那种心态的人很多。 (访谈资料 20190817HYF)
                    这一归因有其道理,但并不彻底。 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本
                地劳力不愿意包工(即计件工资制),就只想“做一天算一天”,下班时
                间一到就回家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本地劳力的群体特征中寻找。
                    黄高县当地农户家庭大都是“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青壮年劳动
                力大量外出务工,妇女或老年人留守村里照料家庭、土地和牲畜。 以菜
                场 附 近 的 东 村 为 例 , 全 村“ 80 后 ” 和“90 后 ” 中 男 性 留 村 率 分 别 只 有
                12.1%和 25%,女性分别为 29.4%和 13.9%。 与之相反,“60 后”和“70
                后”留村率则比较高,其中,男性留村率分别为 82.1%和 48.6%,女性分
                别为 71%和 61.1%。 那么,菜心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吸引当地青壮年劳
                动力呢? 显然不能。 一方面,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大都已有较为稳定
                的非农职业,所以,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也不会回乡务农。 另一方面,和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一样,当地“年轻人不愿意务农”,因为农业生产又苦
                又累,且收益不高(王春光,2021:39)。 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年轻人在
                村里务农常常被视为“没有出息”的表现,所以,即便在外务工收支相
                抵,没有多少存余,当地年轻人也不愿意回村务农,更不要说进菜场劳
                作了。 因此, 菜场能够在当地招募到的劳动力也只有留守在家的“60


                                                                          · 79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