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140

燕窝贸易的三重世界

                交织而不断生成和实现。“生生之谓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
                生而变化无穷焉”等古训表明,在万物的运动不息、变化不止和连续不
                断当中(张其成,2007),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并非在以自己的意志、力
                量 或 躯 体 生 产 ( produce) 燕 窝 , 而 是 在 用 生 命 和 身 体 不 断 体 现
                (embodying)燕窝的属性和效力,与此同时,燕窝也在以同样的方式滋养
                和生成人类。 这种体现和滋养并非两个实体之间的互动,而是关系的显
                现。 正如哲学家杜威所言, 在人类视觉中, 与其说存在一个客体化的
               “眼”(the eyes),不如说只有一个“看”(seeing)的动作。 福柯在《临床医
                学的诞生》中也提示,恰恰是现代医学对于死亡和尸体的研究,使得作
                为抽象观念的客体化的“生命”和“人体”成为可能( Farquhar and Zhang,
                2012:14)。

                    七、燕窝之补:价值理论、物质性和生产

                    15 世纪,燕窝之于华人世界正如蔗糖之于欧洲,二者均属奢侈品,
                也都被认为具有特殊的医疗作用。 然而为何蔗糖从 16 世纪开始转变为
                大宗商品,燕窝却至今价格高昂? 对于前者的转变,西敏司( 2010)解释
                道,这源于世界体系扩张的内在动力,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剩余价值
                的攫取。 英国资本主义在加勒比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建立的劳动和消
                费分工体系,使种植园的奴隶和英国工厂中的工人都被卷入世界体系,
                从而实现中心对边缘的剥夺。
                    正如本文开篇所言,剩余价值理论可能并非唯一有效的解释路径。
                换个视角来看, 与其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以普遍理性为支撑的实证
                秩序,不如说它源于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本土文化结构,其价值理论的
                核心在于对某种抽象、可通约、可量化价值的想象和追寻。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试图将正义奠定在互惠和等
                价交换的法则之上,但苦于找不到等价交换的基础,即看上去完全不同
                的事物的内在价值之“共同标准”(common measure)。这一问题一直萦绕
                在经院哲学、重商主义学派、自然法哲学、苏格兰学派等的学术范式中,
                直到马克思才最终将这一难题解决(Theocarakis,2006)。 在《资本论》第
                一卷关于等价形式的价值论述中,马克思(2004:74-75、86-87)在赞同
                亚里士多德“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的
                论断后进一步提出,等价交换的基础绝非事物品质的等同,而只能是量


                                                                          · 133·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