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134
燕窝贸易的三重世界
燕窝商的眼力、技巧、人脉、声誉和实力,一般都由燕窝庄的老板亲自
参加。 一位老燕窝商回忆,当年他在燕窝行已经做到了柜面的职位,接
手了很多燕窝行的事务,但老板仍然不让他参加拍卖。 对燕窝质量的
判断、来货的源头、拍卖的技巧和资金的实力等因素自然十分重要,但
拍卖成功与否还在于燕窝商“吸货”的能力。“吸货”这一术语生动地表
现了燕窝商人之间货物流通的动力:它并非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朝着利
益最大的方向流动,而是朝着具有吸引力的买家方向流动,而买家的
吸引力源于自身的信誉和声望以及买卖双方在 相 当 长 的一段 时 间 内
所建立的关系和信任。 在商会时期,燕窝和燕窝商人共同构成了一个
人、物交融的声望共同体( Munn,1986),其中燕窝品质和人的德行及能
力常常相互确认。 工业化趋势及随之而来的燕窝商会瓦解,不仅将燕
窝和燕窝商同时抽离出了这个声望的社区,也将燕窝与贩卖者和食用
者相互剥离,自此,“行外人”和扩大的消费市场只能依赖更为理性的
标准来评判燕窝。
但是燕窝的工业化生产远未完成,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详述了由
于产地没有实现对雨燕的驯养, 因而当地无法实现农业产品工业化生
产的问题(余昕,2019)。 下文对燕窝商人的讨论亦将证明当下燕窝贸易
远未被工业化逻辑主导,香港的燕窝商们正处在工业化的抽象逻辑、中
华晚期帝国文明秩序以及南洋贸易网络的交 错 历 史 和杂 糅 本 体 论 之
中,他们调用一套价值理论和对物质性的感知方式,创造性地开展着关
于燕窝的生产实践。
六、生产:物质性和身体体验
20 世纪末燕窝业最主要的两大变化是即食燕窝和高价血燕的出
现。业内一般认为,在华人群体中首创即食瓶装燕窝的是拥有百年历史
的老字号药企余仁生。 29 余仁生家族第一代开拓者余广培于 19 世纪末
期从佛山下南洋到马来西亚谋生,与当地娘惹通婚,在姻亲帮助下开始
经营锡矿,同时为矿工提供中医药服务;后历经三代,先后经营锡矿、橡
胶、 汇款银行业, 分号遍布新加坡、 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地区, 并于
1909 年在香港上环文咸东街设立余仁生药店;第四代传人余义明于 20
世纪末重拾祖业,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中药,先后推出白凤丸、瓶
29. 除余仁生外,本节对所有公司和燕窝商均使用化名。
·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