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116
燕窝贸易的三重世界
表征形式。
将食物视为文本或以规则控制的语言体系并服从于某种意义和阐
释的做法,与源自柏拉图哲学传统中贬低味觉和嗅觉的倾向紧密相关。
这两种感知觉被认为与肉体和人类的动物本能紧密联系,更为“自然”
“原始”“动物性”“本能”的感官不利于理性探索或知识发展,所以需要
排除在人类的思维之外。 相反,视觉是“客观”信息的源泉,是审美和通
达理性的真正感官,其获得的信息外在于认知者身体,有助于人们从更
为理性的层面进行反思和抽象,由此形成普遍的、共有的有关世界之知
识,并获得智慧和美德(考斯梅尔,2001:25)。 这一传统十分牢固,对学
界影响深远,以至于德里达(Derrida,1982)认为,味觉和嗅觉或始终被
排 除 在 西 方 哲 学 基 础 之 外 , 或 被 归 入 从 属 于 视 觉 判 断 的 地 位
( Borthwick,2000)。
因此,如果说食物并非简单的语言和认知层面的象征符号,那么人
们切近物质世界的多元感官也同样重要,换言之,对“物质性”的反思不
仅要重视人与物质世界的交融, 还要细致地呈现人融入和感知物质世
界的方式。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从后解释学和现象学视角出发对食
物和身体的研究已经对上述倾向有所修正, 并主要围绕关于食物的多
样感官、身体观和心理体验展开了讨论(Howes,1991;Sutton,2001;余舜
德,2010)。 当代中国研究也出现了帕金(2001)所谓的“社会制度的个人
化体验”的转向,例如冯珠娣(2009)用“吃苦”来勾连改革开放后中国人
的历史记忆和当下体验,她关于北京养生群体的研究也表明,饮食养生
的 哲 学 基 础 在 于“万 物 生 生 不 息 ” 的 物 质 观 和 生 命 观(Farquhar and
Zhang,2012)。
但诚如哈斯特普(2007)对后解释学和现象学转向的警告,关于个
体体验的现象学研究可能导致一种面对世界的无理论性姿态, 某种含
混的经验性观点以一种直觉的在世感为基础, 以至于人们过多地谈论
关于细枝末节的粗陋故事。 这一警告导向了多元价值理论的第二个层
面,即价值所根源的文明秩序。个体绝非在真空中展开实践,也非以“无
理论姿态”感知世界和追求随意的目标。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个体需求和
对物之“ 效用”的体验受到某种文明观念的指引,正是这种文明观念规
定了何种需求是适宜的、高尚的或重要的。 换言之,人与物质世界的交
融具有方向性,它朝向特定人观下追求“应有生活”的道德规划(moral
·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