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42
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 年)
正开始展开“关系”实践活动。
1975 年 9 月,两人第一次展开了“搞关系”的行动。 林启华准备参
加当年的高考,然而这个想法在报考时就夭折了。 徐婉清通过单位的
吕师傅结识了当时上海高等教育办公室的负责人 ( 1975 年 8 月 15 日
徐婉清信)。 吕师傅认为,林启华的报名表可能是被芜水地委扣住了,
于是请徐婉清的另一位同事联系了同乡芜水 地委 的主任 来 帮 忙 处 理
此事(1975 年 9 月 21 日徐婉清信)。 对于这一举动,徐婉清内心似乎还
有些许不适,更担心林启华会排斥此事。 虽然此事最终功败垂成,不过
这次尝试却影响了徐、林二人对关系实践的看法。 徐婉清写道:“通过
为此事的交际,我就像去到‘官场’逗游了一圈,增长了不少社会经验
和办事的才干……这个‘失败’反倒更激起 了 我 们 奋 发向 上 和 争 取 团
圆的信心、决心”( 1975 年 10 月 4 日徐婉清信)。
1975 年 12 月 18 日, 徐婉清在信中提到上海铁路局正在招工,林
启华的父亲林思德试图寻找关系以帮助儿子进铁路局。 最终,直接调
回上海铁路局的计划仍以失败告终,但他们还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进
展:1976 年初,林启华在父亲的帮助下离开农村,调至芜水 H 厂工作。
林启华将近四年的知青生活到此画上了句号,然而他的“商调回沪”之
路却才刚刚开始。
1977 年 4 月,徐婉清结识了一位叫小袁的朋友,他对徐、林二人的
处境非常同情。 小袁朋友李师傅的亲家老严在天津某高校工作,于是
小袁便让李师傅和女儿一起给老严写信,介绍了徐、林二人的情况以
寻求帮助。 老严的儿子小严被分配在太原工作,而他的女友则留在上
海,或许是因为同病相怜,起初小严非常乐意对徐、林二人伸出援助之
手。 小袁想让老严在林启华厂里“肯放”、天津的大学“肯收”的情况下,
“行个‘方便之门’(不是‘后门’)”,但老严却对此事并不上心。 事后,
徐婉清在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既然社会的势力是权势的势力, 社会的结构是权势的不
平等的结构,那我们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去乞求人家呢? 我们
就不能像《基度山恩仇记》中的基度山那样,用我们自己的双
手在这个社会中争得我们自己能力所及的权力、 地位吗? 真
的,心爱的,努力吧! 你的妻将永远在你的身旁,随时地帮助
你, 一定要使那些对我们竖着眼睛的人, 把他们的眼睛横过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