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40

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 年)


                     二、书信作者简介

                    徐婉清与林启华均出生于 1955 年,他们都是上海普通工人家庭的
                子女。 徐婉清有 3 个兄妹,两个哥哥在黑龙江下乡,妹妹与徐婉清则留
                在上海。 徐婉清在一家国营酒店工作,期间承担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任
                务,比如打字、接待、食品包装,等等。 从 1995 年林启华妹妹林秀华的
                信中可知,徐婉清的这份工作让许多人都非常羡慕,因为工资待遇高,
                工作环境好,并且还有很多接触高层领导的机会。 林启华一家三兄妹,
                妹妹秀华和弟弟明华都在上海的工厂工作, 父亲则在新华书店上班。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每年被安排下乡“插队”的人数各不相同,比如
                1966—1969 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都前往农村“插队”,而 1970—1972 届
                毕业生则大多数被招工(刘小萌, 1998)。 据林秀华在 1995 年写给林启
                华的信中所言,林启华当年决定离开上海插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 让
                妹妹和弟弟留在上海。 在当时,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必须要有至少一人
               “插队”,因此妹妹对林启华的牺牲很是感激。 同样,徐婉清的两个哥哥
                挺身而出下乡“插队”,两个妹妹则得以留在城里。 由此可见,在“上山
                下乡”的制度安排中,家庭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国家视野的。 因此,为
                了让其他家庭成员留在城里而做出牺牲,或许是许多年轻人选择下乡
                的无奈之举和主要动力。
                    徐婉清与林启华相识于 1969 年, 他们是上海前进中学的同学,两
                人的情侣关系开始于 1972 年。 由于家庭的阻挠,加上当时提倡晚婚晚
                育,双方工作单位批准两人结婚时已是 1980 年,时年 25 岁。 两人最早
                一封信写于 1972 年 10 月 9 日,收信地址为“安徽省芜水英闸人民公社
                高塘小队”,林启华当时是“插队”知青。 从 1976 年 1 月 14 日开始,邮
                寄地址变更,林启华调离了英闸人民公社,进入芜水 H 厂工作,成为一
                                                                   6
                名工人。直到 1985 年 1 月,林启华才离开安徽回到上海。 自 1972 年离
                开上海起,徐、林二人及其家人就一直筹划通过各种关系帮助林启 华
                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 本文将通过时间顺序呈现这个以家庭为本位的
               “关系”实践过程,并通过对该过程的具体描述来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

                6. 从 1976 年开始 ,作为 H 厂 的工人,林启华 已经是 芜水的城市户口。 因 此 ,林 启 华 的
                工作调动属于“商调”,即被安排到外地工作的工人,尝试将户口与工 作迁回 出生地,从
                而可以享受出生地的社保福利等。

                                                                          ·  33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