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41

社会·2021·2

           题:(1)在集体主义时期,家庭主义如何在国家制度安排的夹缝中持续存
           在? (2)在这一过程中,家庭主义价值观又是如何演变的?

                三、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过程


               (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愿景:一个“高雅、清净、斯文、充
           实的小家庭生活”

               1972 年,林启华 17 岁,刚刚中学毕业的他被派往安徽 农 村 插 队 。
           虽然“上山下乡”并非林启华的意愿,但在当时,他还是理解并接受了
          “插队”的现实。 正如徐婉清所言,“让我们把插队的这段时间当作是一
           段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探索做人的道理、增加才智、增强体质的
           机会”( 1972 年 12 月 31 日徐婉清信)。 但是,两家人很快便有了让林启
           华返回上海的打算,并且明确希望能够通过建立可用的关系网络达到
           这一目的。 可以说,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开始,20 岁不到的他们始终
           期待着过一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1979 年 6 月 10 日林启
           华信),而非成为一个在乡野田间劳作的农民。“我们将来的生活,一定
           要充满这种文明的、高雅的气息,否则,还有了什么意义呢? ”( 1977 年
           9 月 6 日林启华信)。“我教你写字,你教我法语,看,这是多么文明、优
           雅的情趣啊! 我就憧憬着我们将来这种高雅、清静、斯文、充实的小家
           庭生活”( 1980 年 1 月 18 日林启华信)。 在两人的通信中,除了关于“回
           沪”的商讨外,还有大量内容是关于小说、电影、诗歌等艺术作品的思
           想交流。 可见,由于怀有这样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愿景,作为知青扎
           根农村显然与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不符。 正因如此,林启华从离开上海
           的那一刻开始,所念所想便始终是如何能够回到上海。
               (二) 最初的“关系”实践:从“复杂的社会”退回“小家庭”
          (1974 年 2 月—1977 年 11 月)

               尽管从 1972 年开始就有了“回沪”的期待,但两人真正开始对此事
           进行谋划却是在 1974 年初。 在 1974 年 2 月 25 日的信中,徐婉清提到
           她二哥的女朋友马小姐的舅舅是某市物资局局长。 徐婉清便有了通过
           与马小姐建立亲密关系,帮助林启华“回沪”的想法。 此时,徐婉清对
          “搞关系”还有些不自在,而林启华对此也不以为然,所以两人并未真


           ·  34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