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16

“个体化”之困:当代法国家庭研究的疑义与论争

                凭借集体压力和思想教化塑造出一个个被动的、 虚假的个体。 就此而
                言,家庭个体化的真实内涵是个体解放还是一种全新的隐性规训,仍有
                待商榷。
                    让-克洛德·考夫曼(Jean-Claude Kaufmann)在一项有关单身女性家
                庭的研究中发现,个体文化正在塑造一种独立女性的形象:她们摆脱了
                婚姻嫁娶的既定命运,在经济和生活上获得了自主性。 若要符合这一形
                象的要求,女性必须摒弃对家庭的依赖,全身心地投入职场,并实现物
                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自立。 然而,对于一部分只求“成家”、无意“立业”的
                女性来说,这种要求却是一种无形的压制。 为了避免与个体文化格格不
                入,她们不得不按照以上准则来打造所谓独立的单身生活,但是,这样
                的生活不再是某些个体的自愿选择,相反,更像是在个体化标准的挟持
                下对个人选择的排挤( Kaufmann,1999)。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家庭教育
                领域。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是教育界倡导的主流观
                念,但这种“从娃娃抓起”的个体塑造方式往往会人为地割裂部分儿童
                对家庭的依恋,导致其在青春期阶段面临情感的匮乏,与父母疏离(Le
                Pennec,1992:19-23;Berger,2003:208)。 从这个意义上讲,原本容纳多
                元性、尊重自主性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在家庭个体化的浪潮中反而变成
                了千人一面的模板, 这就使个体化的导向出现了倒 错 (De Gaulejac,
                2010:263)。
                    第二种质疑与实现家庭个体化的条件相关。 20 世纪 70 年代,布迪
                厄 (Pierre Bourdieu) 在《再 生 产———一 种 教 育 系 统 理 论 的 要 点》(La
                Reproduction:魪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 中 提
                出, 学校教育体系是鉴定家庭文化资本优劣的制度形式, 通过这种鉴
                定,不同阶层的家庭及其子女逐渐区隔开来,由此形成文化资本的代际
                复制(Bourdieu and Passeron,1970)。 虽然一些强调个体能动性的学者认
                为, 行动者能够凭借策略性的学业规划和个人努力消除家庭背景在其
                身上留下的印记,达成向上的社会流动(Dubar,2000:207-230),但另有
                一些调查研究依然支持布迪厄的观点, 重申了阶层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3
                的重要影响。 以“间隔年” 为例,这种个体化的人生规划较多地存在于
                3.“间隔年”(gap year)指一些西方国家的青年在毕业之后、就业之前进行的一次长期
                旅行,其目的在于通过旅行体验多样的社会生活,进而找到未来的个人发展方向和 兴
                趣点。


                                                                          ·  9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