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社会》2021年第1期
P. 38
语言、替身与楷模:《尚书·金縢》的神话学研究
力得此,是以今甚惜之”(孔疏)。 在强调“至苦”方面,又可举出郑玄为
《豳风》其他篇章所作笺注为佐证:紧接在《鸱 鸮》后面的《东山》之诗被
认为是叙周公东征事迹,开篇四句之郑笺即以“劳”“苦”作解,“此四句
者,序归土之情也。 我往之东山,既久劳矣,归又道遇雨濛 濛然,是尤苦
也”;随后,在第二节,则叙述远离“室家”的远征士兵的苦状,“ 蠋 蜎 蜎
然特行,久处桑野,有似劳苦者”;第三节又说,“行者于雨尤苦,妇念之
则叹于室也”,“瓜之瓣有苦者,以喻其心苦也”。
(七)予羽谯谯,予尾翛翛。
毛传云:“谯谯,杀也。 翛 翛,敝也。 ”郑笺云:“手口既病,羽尾又杀
敝,言己劳苦甚。 ”
此句笺注可与其他文本关联起来,尤其是《狼跋》一诗。 当然,《狼
跋》郑笺所述阶段实际上是在本诗后面,即周公奉成王之命摄政到功成
身退之后,但也正由于时间的前后相接,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两诗的郑
笺相比,采用的句式是相似的,本诗为“既……又……”,《狼跋》为“进则
……退则……”,“手口”与“羽尾”正对老狼之“胡”与“尾”,皆为两难之
境地。“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两句在郑笺与毛传有所不同。 毛传云,“老
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 跲 其尾,进退有难,然而不失其猛”,所叙周
公“能杀伤禽兽”之所为更接近于《尚书·金 縢》的形象;郑笺同样认为
“进退有难”, 至于具体的解说, 则大为相异:“兴者, 喻周公进则躐其
胡,犹始欲摄政,四国流言,辟之而居东都也。 退则跲其尾,谓后复成王
之位而老,成王又留之,其如是圣德无玷缺”,是以前之“摄政”与后之
“ 逊位”为周公的两难处境。 显然,郑玄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发挥,此处
“手口羽尾”之病苦恰恰成就了后来“逊位”或“逊遁”之难( 跲 其尾),从
而更加彰显了周公的“圣德”。
(八)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毛传云:“翘翘,危也。 哓哓,惧也。 ”郑笺云:“巢之翘翘而危,以其
所讬枝条弱也。以喻今我子孙不肖,故使我家道危也。风雨喻成王也。音
哓哓然恐惧,告愬之意。 ”
郑玄的笺注既承接了前面的“未有室家”,又是对整篇注解的总结。
“ 巢”即“室”,即“室家”,既是指家族(家),也是喻指整个王朝(国)。 郑
玄在此处以“ 枝条”为比,很可能取自荀子说周公代成王为天子之论:
“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君臣易位,非不顺也。 抑亦变化矣”(《荀子·儒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