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社会》2021年第1期
P. 37
社会·2021·1
周公的贤臣形象。 虽然孔疏接着又有所回转, 说此喻“先臣之怨恨”,
“笺以此为诸臣设请,故亦为兴。 ……此是臣请于君,而欲恚怒者,鸱 鸮
之恚怒,喻先臣之怨恨耳,非恚怒王也”,但仍然难以自圆其说。 相比之
下,反不如王肃所言“下民”指管、蔡之属,“言先王致此大功至艰难,而
其下民敢侵侮我周道,谓管、蔡之属不可不遏绝,以全周室”。 故在此取
王肃之说,“下民”对应《金 縢》中散布“流言”之人,以“我巢下之民”喻
“管叔及其群弟”。如此,可解决何以周公语气与在前面对成王的恳求或
劝谏风格完全相反的问题,在这里,周公的语气一变而为强硬,对“侮
慢”(《尚书·金縢》“流言”)做出了直接而有力的回击(“恚怒”)。 从结构
而论,这段笺注与《尚书·金 縢》第二节第一部分的语言对立(告∶流言)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见前文第 21 页)。
(五)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
毛传云:“拮据,撠 挶也。 荼,萑苕也。 租,为。 瘏,病也。 手病口病,
故能免乎大鸟之难。 ”笺云:“此言作之至苦,故能攻坚,人不得取其子。 ”
此处毋庸多说,是身体层面上的劳苦,为下句“未有室家”先作铺衍
之辞。
(六)曰予未有室家!
毛传云:“谓我未有室家。 ”郑笺云:“我作之至苦如是者,曰我未有
室家之故。 ”
与本句最直接相关的, 当为武王临终前欲传位于周公时所言:“汝
播食不遑食,矧其有乃室? ”(《逸周书·度邑解》)此是武王褒美周公为
国事操劳,无暇顾及家室。 但对此战国时人也有一种正好相反的评价,
前文曾引一条假托孔子的材料:“周公旦非其人 (仁) 也邪? 何为舍亓
(其)家室而 讬寓也? ”(《墨子·非儒下》)孙诒让认为“舍亓家室”即“周
公旦辞三公,东处于商奄”(《墨 子·耕 柱》),又引《尸 子》“周公其 不 圣
乎”之语说,“非仁与不圣略同,盖战国时流传有是语”(《墨子 閒 诂》)。
故郑笺以“苦如是者”解说,承接并综括前面四句所叙身心病苦情状,也
是在回应对于周公“ 舍其家室”的非难之论。在这一方面,郑笺与墨子之
论颇有类似。 不过,相对于墨子重于“义”,郑玄更偏于“仁”,周公的避
居是为了避免与管、蔡等兄弟发生正面冲突(Huang,2018: 137)。 另外,
据孔颖达之见,郑笺此处所谓“未有家室”,是指周公顾惜其属党之“家
室”,“喻属臣之先臣,所以勤劳为此功业者,亦由未有官位土地,故勤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