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社会》2020年第6期
P. 242

“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 110 周年”笔谈

                是:“求农村社会之工业化,绝非以工业之树立为农村建设之中心,乃欲
                以工业社会所采取之科学方法与大规模组织, 普遍应用于农村社会生
                活”。  16  此外,对于一个农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农业国而言,农村工
                业化就意味着国民经济的工业化。 因此,方显廷才极力倡导优先发展乡
                村工业。
                    方显廷认为, 复兴乡村工业应基于两个要点:“一面以科学的研究
                及教育方法谋技术上之改进;一面须加速谋以合作的组织方式,以代替
                资本组织”。     17$$ 之所以要以合作的方式组织乡村工业,方显廷认为,发展
                乡村工业必须要面对并抵抗两种可能摧毁乡村工业的“敌人”:一个是
                大机器生产,一个是商人雇主制。                18  要想战胜这两个“敌人”,最好的方
                法就是采取合作制度。
                    南开学派的同仁们本着“服务中国”的学术取向,承继“经世致用”
                的士大夫传统,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给发展农村工业开出药
                方,还注重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借助其参政的便利,积极参与到对传
                统乡村工业组织及生产模式的改革尝试中。 例如,何廉在出任农本局局
                长和农业调整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鼓励“商资入农”,推进农贷信用制
                度及战时互助合作制度的建立,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金融体系。
                他还大力推广“代纺代织”的乡村工业新模式,成立民营福生庄,采购原
                棉发放给农家纺纱,成品再由福生庄现款回收,或以棉等值交换,从而
                使得农家妇女被广泛动员起来。               19  此外,从 1931 年起,在太平洋国际学
                会的资助和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的支持下, 方显廷开始主持华北乡村
                工业的调查研究工作。 他组织大批专业人员在山东济宁及东北各地建
                立“实验县”及“乡村工业实验所”,聘请专家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培训
                农民,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20  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手工业



                16. 方显廷.1938. 农村建设与抗战[J]. 农村建设(创刊号).
                17. 方显廷.1936. 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N].大公报.5-20(11).
                18. 方显廷认为,商人雇主是兼具商人与雇主双重身份的资本家,他们一方面收购乡村
                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又可向乡村小工业提供原料、机器、资本。 乡村小工业者会因日益依
                赖于这种商人雇主而逐渐丧失了独立性和生计保障。参见:方显廷. 1935. 华北乡村织布
                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M].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19. 参见:张汝砺.1941. 农本局的沿革及目前业务动向[J].农本月刊(60).
                20. 参见:吴知.1936. 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11-215.

                                                                          · 235·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