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社会》2020年第6期
P. 247
社会·2020·6会·2020·6
社
要,实不可否认”。 38 在这里,战时的农村工业就是一种处于工业统制中
“次之”“副之”地位的民生工业。
然而,方显廷始终对全面统制的经济观念存有疑虑。 抗战时期,他
在强调全面统制经济、认可政府主导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
忽视私营经济(包括农村工业)本身的作用。 所以,在抗战结束后,方显
廷的统制经济观念再度回归到战前的有限统制,“农村工业” 的知识生
产也再度回到有限统制的逻辑之中。
按照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费孝通主要分析和考察的是与乡土生
活方式相位相育的新型乡土工业的发展问题。 费孝通将“乡土工业”定
位为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的生活形态, 他强调乡土工业的复兴在解决农
民生存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还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农民如何通
过生活的智慧,选择自救道路这一问题之上。 这种社会学、人类学的研
究方法更注重乡土工业“生长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合理性以及在解决农
民生存危机时的有效性。 所以,费孝通选择的是一种与乡土社会生活相
匹配的乡土工业发展思路。
所谓的相位相育,是指经济与社会之间一直“相配”(“位育”)的契
洽性关系, 费孝通的知识生产实践注重的正是乡土工业与社会制度之
间的这种“契洽”关系。 为此,他曾经发出“不考虑农村问题的制度化背
39
景,我们的研究可以走得多远? ” 的质疑。 他认为,如果不考虑社会现
实而单纯依据纯粹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忽略单个事项之间的相互
关系,也即制度性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十分值
得质疑的。 40 费孝通认为,之所以要发展“乡土工业”,是因为这是一种
“ 从土地里长出” 的民生工业,“重要的是这种工业并不隔离于乡村”,而
且在“手工”与“机器”、“家庭性”与“工厂性”之间做出选择的主体是农
民自己,他们依据自身的生活需求做出选择。 因此,对农民来说,“乡土
工业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入手处”。 41
同时,“乡土工业”也寄托了费孝通之前对乡村小工业的一种理想型
的期待,即“在现代工业中恢复人和机器以及利用机器时人和人的正确
38. 方显廷.1939.中国小工业之衰落及其复兴途径[J].经济动员(3).
39.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二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394.
40.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二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395.
41.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438-439.
·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