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社会》2020年第6期
P. 238
“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 110 周年”笔谈
综上所述,《乡土中国》 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对发生在
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各类实地研究成果的综合, 同时他又将这种综合
放在漫长的时间序列中进行深度解读。 概而言之,微观区位的比较和历
史资料的有机结合成为“通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三、结语
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时间不仅仅意味着流逝,也是社会规范、社
会习惯的积累或消失和社会知识的生成或消亡; 空间不仅仅是器物的
布局,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的空间建构,是社会关系模式在时间和
空间中的发展与重构。 时间和空间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关系的重构
模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可以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看到。时间
和空间在乡土社会中是一种形态,在城市生活中又是另外一种形态,但
不管是哪种社会形态,时间和空间都提供了认识社会结构的视角。 温故
而知新,《乡土中国》通过费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学术共同体对时序结构、
空间结构以及对鸦片战争以来急剧社会变迁的深入探索, 反映了那个
时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
责任编辑:田 青
实习编辑:黄泽宇
有限统制与相位相育:“农村工业”
知识生产的两条路向
耿 敬
20 世纪前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思想论战,
以求认识和解读中国社会的本质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希望通过这些辨
析和论战,找出应对西方文化冲击、引导社会现代化的中国发展之路。
从中西文化观的论战到农业立国、工业立国的纷争,再到围绕中国社会
* 本文得到 上海市哲学社 会科学委托课题“中国 社 会 学 知识体 系构建 若干问 题 研究”
(2019WHB006)项目资助。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