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47

社会 · 2020 · 4

   耕 ” 的家庭生计模式 。 一般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地打工 , 年轻男劳动力
   进厂打工 、 中年男劳动力从事建筑业 , 家庭的男劳动力在务工间隙回乡
   从事茶叶的大田管理以及采摘 。
       茶叶有很长的产业链条 , 茶叶种植 、 采摘和加工成了乡村产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围绕茶叶还可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 从而实现一 、 二 、
   三产融合发展 , 提高乡村吸纳就业的能力 , 进一步丰富乡村业态 , 成为
   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支点 。 围绕 “ 茶叶 + 打工 ” 的家计模式还形成了
   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 虽然许多年轻人在外地打工 , 茶叶产业以及随之
   而生的乡村产业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能 。
       与之相反 , 水稻种植的亩均收益很低 , 主要种植环节都可用机械 ,
   家庭劳动力完全 ( 无论男女 ) 可从水稻种植中脱离出来 。 因此 , 凉井村
   的家庭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 , 一个县的两个村由于两种不同的作物形
   成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 。
       ( 四 ) 小结

       茶园的种植 、 管理及茶叶采摘由家庭经营 , 是由以下细节决定的 :
   第一 , 从种植 、 采摘的技术细节来看 , 家庭经营可以避免规模茶园劳动
   力不足的问题 , 可以避免因雇佣劳动而产生的监督管理问题 ; 第二 , 茶
   叶的大田管理简单 , 且亩均收益很可观 , 茶叶成为农户不可或缺的收入
   来源 , 导致茶园流转费用很高 ; 第三 , 在家庭内部劳动力性别分工的基
   础上 ,“ 种茶 + 打工 ” 成为城乡融合过程中农户家计的一种模式 。 但是 ,
   农户不掌握茶叶加工技术 , 也没有市场销售渠道 。 因此 , 茶厂承担了茶
   叶加工和销售的工作 , 茶厂从农户手中收购鲜叶 、 加工以后销售 。 由此
   形成了 “ 家庭经营 + 市场网络 ” 的组织模式 。
       使这个高度分散的组织网络顺畅运作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 分散
   的生产过程 、 众多的参与主体加上对产品质量的苛求 , 使得茶叶组织网
   络需要克服很高的交易成本 。 下文具体讨论这个组织网络在运转过程
   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五 、 交往细节与组织困境的解决之道

       上文呈现的现象是 , 茶叶产业链是一个极度分散 、 不正式的组织形
   式 : 一群散布在乡间的小型茶厂面对一帮分散的家庭经营者 , 有着典型
   的 “ 非正规 ” 的组织特征 。 这种类似于 “ 包买制 ”( 傅春晖 , 2014 ) 的组织


        ·
    ·  0
      4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