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26
权力与伦理 : 韦伯支配社会学中的国家理由问题
就国家具有 “ 人格 ” 而言 , 在早期的现代政治哲学中 , 无论是契约论
传统还是反契约论传统 , 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国家理由特点 。 正因如此 ,
在迈内克所勾勒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谱系中 , 既包括格劳秀斯 、 霍布斯 、
斯宾诺莎和普芬道夫这些现代早期的契约论者 , 也包括从黑格尔到特
赖奇特的带有历史主义背景的德国反契约论者 。 10 无论是契约论传统
还是反契约论传统 , 大都对政体抱有某种根本的信念 。 根据孟德斯鸠
( 2012 : 第八章 ) 的分析 , 共和政体与君主政体分别对应着两种政体原
则 : 德性与荣誉 。 一旦政体原则改变 , 政体也就随之腐败 。 因而可以
说 , 政体原则事关国家的存亡 , 具有根本的地位 。 这两种政体原则 , 用
韦伯的术语来说 , 就是两种根本的政治信念伦理 。
在孟德斯鸠那里 , 共和政体的美德就是爱祖国 、 爱平等 、 爱法律 。
在卢梭 ( 1963 : 182 ) 那里 , 则演变为 “ 公民宗教 ”, 包括如下条款 :“ 全能
的 、 仁慈的 、 先知而又圣明的神明之存在 , 未来的生命 , 正直者的幸福 ,
对坏人的惩罚 , 社会契约与法律的神圣性 ——— 这些就是正面的教条 。
至于反面的教条 , 则我把它只限于一条 , 那就是不宽容 ……”。 贝拉
( 2016 : 10 ) 延续了卢梭对公民宗教的讨论 , 把公民宗教界定为 18 世纪
以来存在的一套宗教与道德共识 ,“ 这些共识来源于基督教的上帝 , 或
者至少是自然神论者所信奉的上帝之下的神圣秩序观念 。 这些被认为
是从圣神秩序推演而来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自由 、 正义 、 仁爱等等 , 它
们在神学和道德的语境下为人们所理解 , 并形成了将个人德性视为一
个好社会的必要基础这样的观念 ”。 贝拉 ( 2016 : 14 ) 担心的是 , 资本主
义与功利主义的混合在美国占据统治地位 , 已经危及这些根本的信念 ,
这 “ 必将加速美国社会的毁灭 , 或者为了避免这样的毁灭 , 而陷入到 ‘ 美
丽新世界 ’ 的技术暴政中去 ”。 他重提公民宗教 , 正是为了避免 “ 技术 —
理性的政治模式代替宗教 — 道德模式 ”( 贝拉 , 2016 : 9-10 )。 可见 , 自
孟德斯鸠以来 , 民主共和政体的支持者一方面强调在政教分离的大背
景下 , 政治有自己独立的伦理 , 另一方面又强调这些政治伦理和宗教有
不可断绝的联系 。 无论如何 , 这些最根本的信念伦理是绝不可以违
背的 。
10. 当然 , 相比较来说 , 契约论传统的国家理由成分要远少于德国的反契约论者 , 国家理由在
后者那里达到巅峰 , 最终导致纳粹上台 。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