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93

社会 · 2020 · 2

   个体生命的体现 , 都源于生命整体 , 对生命整体发生作用 , 所以整体生
   命要为之负责 。“ 生命因为其本质而永远动荡起伏 , 时而强大 , 时而脆
   弱 , 时而光明 , 时而暗淡 , 但在每一刻都不放弃作为生命的整体性 。 因
   而生命没有纯然的 ‘ 部分 ’, 没有某个处于生命之外的 ‘ 地方 ’ 允许那些
   避开整体生命的行为 , 恰恰是生命整体在这些时刻经历了自我的异化
   和萎缩阶段 , 经历了对习惯的抛弃 。 然而即使是这种被描述为成为他
   者 ( 犫犲犻狀 犵 狅狋犺犲狉 ) 的境况也不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偶然事物 , 而是生命的
   一种模式 ——— 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形式 。”( 犛犻犿犿犲犾 , 2010 : 136 )
       在齐美尔看来 , 上述机械视角源于对无机物和有机物基本区别的
   无视 。 无机物的统一性完全源于概念 , 是概念赋予了无机物其中心和
   边界 , 特定概念的定义完全统摄了无机物 ; 而有机物则从一开始就是统
   一体 , 它们 “ 有自己内在的客观统一性 , 它们通过自身特有的完满找到
   自己构形的边界 , 它们有一个可以帮它们摆脱存在整体冷漠之流的内
   在核心 ……”( 犛犻犿犿犲犾 , 2010 : 112 )。 它们的生命统一性源自生命本身
   而非概念 , 它们的概念产生于作为有机物的现实 , 通常都是对现实的不
   完全归纳 , 不能穷尽有机物 , 因此任何概念对认识有机物的现实来说都
   是不充分的 。 同理 , 有关生命的概念和法则也无法囊括生命变动不居
   的流动性 。 伦理学对普遍法则的强调无视生命和无机物之间的区别 ,
   妄图利用法则和概念对内容的限定来实现普遍法则的功能 , 却在法则
   对单个行为的约束中失去了生命现实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 这也是科学
   化的机械认知方式在洞察生命方面失效的根本原因 。
       普遍法则与生命的对立一开始就撕裂了生命原初的统一性 , 预设
   了作为应该的伦理和生命之间的二元对立 。 这与人们普遍将生命 、 现
   实 、 个体三者等同的思维定式相关 , 人们通常认为生命是现实的 、 个体
   化的 , 那么对他们而言 , 伦理自然就是理想的 、 普遍的 , 位于生命的彼
   岸 。 这一点正是齐美尔在个体法则中重点批判的对象 , 在齐美尔看来 ,
   伦理与生命 、 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现实与生命 、 个体之间的关系一样密不
   可分 ( 犛犻犿犿犲犾 , 2010 : 100-101 、 113-114 )。 此外 , 普遍法则的思想还
   内含了浓厚的目的论色彩 , 认为行为必然要以实现法则许可的价值为
   目标 。 但实际上 , 就像进化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朝向某一个具
   体目标 , 伦理的存在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 人们只是简单地感觉到
   自己以应该的样子存在着 , 正如人们只是感觉自己进化着一样 。 进化


        ·
    ·  6
      8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