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70

古典学的人类学相关性 : 还原并反思地引申一种主张

   恐不及 , 若加以 “ 其他情景 ” 的烘托 , 便可能是画蛇添足了 。 9
       在上文中 , 笔者努力做的工作是 : 通过复原文本及其所涉经典来还
   原一种主张 。 之所以要做这项 “ 述 ” 的工作 , 考虑很简单 : 我相信 , 理解
   经典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善自身所处的知识境况 。 此处需重申 , 这
   一境况形成于 20 世纪初 , 与那个时期奠定的现代新人类学关系紧密 。
       采用克拉克洪在其文本中多次暗示的观点 , 可以认为 , 古典 / 现代
   二分是出于 “ 学科需要 ” 而做的 , 其本身并不完善 。 人类学诞生于文艺
   复兴运动之中 , 其后学科的历史可以说相继有过三种形态 , 即哲学人类
   学 、 古典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 。 发源于启蒙运动的哲学人类学 , 其本质
   为 “ 人学 ”。 为辨析人的本体论实质 , 它既致力于考察人在世界中的地
   位 , 又将探险家 、 传教士 、 商人等撰写的二手民族志素材与文献资料比
   对 , 用以鉴知人的 “ 本相 ”。 19 世纪 , 自然科学的认识模式成为社会科
   学遵从的典范 , 以民族志和历史经验素材之累积 、 归类和概括为主业的
   古典人类学得到重视 , 随之 , 抽象的哲学人类学叙述遭到了质疑 。 在经
   验研究上 , 古典人类学 ( 即我们称之为 “ 旧人类学 ” 的知识系统 ) 不满足
   于哲学人类学 , 但在理论研究上 , 它并没有突破后者早已建立的框架 。
   这种状况到了现代新人类学兴起之后才得到改变 。 主导现代新人类学
   发展的英美人类学家分别借助实验科学和文化史方法 , 以 “ 分立群域 ”
   和 “ 区系关系 ” 的具体研究替代了 “ 大历史臆想 ”, 确立了经验主义认识
   方法在人类学中的支配地位 。 此时 , 理论研究继续得到重视 , 但案例性
   实证变成了人类学方法的基础 。
       现代新人类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场 “ 方法论革命 ”。 这场 “ 革命 ”
   发生于人类学与哲学 、 与 “ 大历史 ” 的决裂中 。 这一决裂给学科带来了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反对一刀切 ”、 主张内在而整体地看问题等
   有其研究方法优点的革新 。 然而 , 随着这场 “ 革命 ” 的爆发 , 人类学这门
   学科随之出现了至今未被真正认识的问题 : 它变得如此习惯于以民族
   志方法为手段 , 自觉或不自觉地反复论证文化的 “ 差异性民主政治 ”
   ( 犕犮犌狉犪狀犲 , 1989 : 113-130 ), 以至于忘却了在之前两个阶段中它曾重

   点关注的哲学与历史 ( 王铭铭 , 2019 )。
       作为一位思想活跃 、 学养深厚 、 视野开阔的学者 , 对 20 世纪前期西



   9. 其实我也认为 , 这种烘托往往可能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到文本之外而无助于我们理解经典自
   身的价值 。
                                                               ·
                                                            6
                                                           · 3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