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91
社会 · 2020 · 1
兴市通商之故 , 有汉民数十家 , 故民元民七诸役 , 独能死守 ; 兵
尽矢穷 , 乃为藏方所陷 。 桑昂杂隅 , 近在巴塘边外 , 为藏方政
治势力最弱之区 , 清末复经赵尔丰派队经营二年 , 一切建置皆
有头绪 , 然因未暇移民 , 民元之乱 , 忽焉丧失 , 至今无望规复 。
巴塘自民八以来 , 孤悬西陲 , 逼近藏军 ; 历届汉官 , 视同弃地 ;
赖有汉户三百余家 , 遥奉正朔 ; 虽四境皆已梗化 , 惟此一区 , 始终
不渝 。 最近格桑泽仁之乱 , 藏兵渡江来攻 , 该地民团荷械抵御 , 苦
战连月 , 击退藏番 ; 北道军事 , 恃无后顾之忧 , 遂复德格全境 。 古
云 :“ 有人有此土 。” 其是之谓欤 。( 任乃强 , 1934 : 11-12 )
任乃强显然认为 , 生活在西康地区的汉人群体与边疆局势之稳定
有密切关联 , 在客观上承担了 “ 巩固边圉 、 维系治权 ” 的政治功能 。 在探
究少数汉人何以能够承担如此重要之戍边任务时 , 任乃强 ( 1934 : 12 ) 似
乎无法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 惟以一个学者的严谨态度表示 :
“ 此理殊未易解 , 要其事实固彰著明 , 毫无反证也 。” 不过 , 基于历史经验
主义的立场 , 任乃强 ( 1934 : 12 ) 尝试性地从文化 “ 互化 ” 角度作了解释 :
汉人较多之边地之所以治权相对比较稳固 ,“ 大抵因番族文化较汉族
低 , 汉族同化力较番族强 , 故汉民表率番族向化甚易 , 而番族强迫汉族
受治甚难故也 ”。
以汉人之多寡为衡量边地局势稳固与否之准绳的观点 , 在当时并
不鲜见 。 通过对云南裸黑山的田野调查 , 方国瑜 ( 2001 : 553 ) 就指出 ,
“ 近数十年 , 思茅 、 普洱数县汉人开辟斯土 , 办团守卫 , 全乡数十寨得以
安静 ”。 探寻其原因 , 方国瑜认为 , 边地汉人所发挥的领袖作用胜过当
地外国传教士之怂恿 ,“ 故得裸黑民众之信服 ”。 身为吴忠信入藏随员
的朱章曾在 《 拉萨见闻记 》 中述及 :“ 拉萨汉人 , 连同土生者在内 , 约有二
千人之谱 。 壬子事变后 , 彼等至不敢自承为汉人 , 直至最近数年 , 情形
始好转 , 然多已娶土妇 , 生子女且不懂汉语矣 。 此种情形 , 在交通路线
上之较大地方 , 如昌都 、 江达等处所在多有 , 实一值得注意之严重问题
也 。”( 朱少逸 , 1947 : 125-126 ) 显然 , 朱章所称之 “ 严重问题 ”, 即一些边
地汉人在拉萨逐渐 “ 土著化 ”, 以至于汉人总体数量趋于下降之现实 。
蒋君章 ( 1936 : 54-55 )《 新疆经营论 》 一书亦谈到 ,“ 新疆汉人不过占全
省人口百分之十五 , 总数不及回教徒五分之一 ”, 且因 “ 流刑 ” 之废除 , 内
地汉人赴新者比年稀少 ,“ 致遗边疆之大患 ”。 不言而喻 , 任 、 朱 、 蒋三位
8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