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201

社会 · 2020 · 1

   邀请专家参与具体法条的起草 。 在审议阶段 , 立法者也与专家及公众
   进行了互动 , 但主要是征求意见及调研 。 相较于起草阶段 , 审议阶段无
   论是会议数量还是人员范围都大大缩减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进
   程的加快使专家与立法者的互动相比第一阶段有所减少 , 可以认为专
   家与立法者在法工委阶段的互动并不充分 。 慈善领域法律专家的深度
   参与使法律移植通过专家这一路径影响立法成为可能 。 开门立法的特
   征也有助于我们探讨 “ 当下建立 ”( 刘星 , 2004 ) 这一法律移植模式是否
   可能以及何以可能 。
       第三 ,《 慈善法 》 体现了 “ 回应性立法 ” 的特征与趋势 。 公众诉求成
   为立法过程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 而公众的诉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习俗
   和惯例 。 近年来 , 法律议程设置甚至立法进度都体现出了极强的政策
   回应性 ( 犜狉狌犲狓 , 2018 )。 公共事件成为压力型立法的一个重要触媒
   ( 犣犺犪狀 犵 犪狀犱犇犻狀 犵 2017 ), 这一点在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更为明显
                  ,
   ( 薛澜 、 赵静 , 2017 ; 赵静 、 薛澜 , 2017 )。 同样 , 在 《 慈善法 》 的立法过程
   中 , 无论是内司委阶段还是法工委阶段都明确了此次立法的目标是问
   题导向 , 积极回应社会需求 , 能够在法律中解决的问题就尽可能明确 。
   内司委提交常委会审议的立法说明中提到 :“ 坚持问题导向 。 努力解决
   慈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 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 增强 《 慈善法 》
   的及时性 、 系统性 、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1 其中 , 慈善概念的界定涉及
   一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 公开募捐 , 即对 “ 慈善 ” 的不同界定关乎
   “ 个人求助 ” 和 “ 为特定个体募款 ” 是否属于 《 慈善法 》 的管辖范围 。 这也
   是立法过程中相关人员一直重点讨论的问题 , 表明基于习俗的公众认
   知会被立法者充分考虑 。
           我们这次立法坚持问题导向 , 在募捐领域出现了一系列
       的问题 , 引起社会的议论和质疑 , 所以我们慈善立法就不能回
       避这个问题 , 要回应社会的关切 , 我们现在募捐方面存在哪些
       问题?…… 没有法律依据的好多组织也在开展募捐 , 比较乱
       了 , 有的甚至是个人都在搞募捐 , 出了很多问题的例子不是一
       个两个 。 所以立法要问题导向 , 所以这一次 , 你看我们募捐这


   1. 关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 草案 )》 的说明 , 中国人大网 ( 犺狋狋 狆 : ∥ 狑狑狑.狀 狆 犮. 犵 狅狏.犮狀 /
   狕 犵 狉犱狑 / 狀 狆 犮 / 犾犳狕狋 / 狉犾 狔 狑 / 201510 / 31 / 犮狅狀狋犲狀狋 _ 1949164.犺狋犿 ), 网址访问于 2019 年 2 月 14 日 。


       4
    ·  9 ·
      1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