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185
社会 · 2020 · 1
少数世袭的人群中再生产 。 库拉社会以 “ 老人 ” 为典范人物 , 巧妙地通
过 “ 单一贵货 ” 实现了 “ 不积 ”。 首先 , 与其他人造物如甘薯 、 石斧 、 船只 、
陶罐 、 猪等相比 , 库拉的珍贵程度无与伦比 。 其次 , 作为贵货目的的 “ 名
望 ” 会随着老人的身故而 “ 清零 ”, 无法传递到下一代 , 也没有 “ 前人栽
树 、 后人乘凉 ” 的跨生命周期的积累活动 , 更没有文明社会中常见的 “ 舍
生取义 ” 这类孟子式的 、 否认 “ 贵身 ” 的观念 。 在这个体系中 , 人们不像
文明社会 / 有国家社会那样无休止地积累时间 , 将各种社会组织打造成
古老的法人团体 , 而是尽量消除社会对时间的记忆能力 。 在库拉圈 , 提
及身故老人的名字是一个禁忌 。 换句话说 , 这个社会通过遗忘制度而
实现库拉宝物和库拉名望的 “ 不积 ”, 使那些试图让社会发生分层的力
量得到抑制 ,“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这一切是有意为之的 : 库拉玩家都清楚库拉名望是一场 “ 零和游
戏 ”, 无休止地让某人或者某些人持续吃亏是不可能的 。 当外来资本试
图将他们的劳力商品化时 , 他们马上就意识到这是 “ 吃亏 ” 的买卖
,
( 犓犲狌犺犾犻狀 犵 2006 )。 当戴木德向库拉圈的木毓人解释美国经济的时候 ,
聪明的长者马上意识到这个体系无法持续 ,“ 让这么多人吃亏 , 谁愿意
干呢? ”( 源于戴木德与笔者的交流 , 2019 年 5 月 )。 库拉制度似乎是一
个摆明了让人徒劳无功的制度 。 人们虽然尽力获得最大的库拉 、 积累
最多的名望 , 但人们也知道 , 这一切都会随着身故而烟消云散 。 维纳
( 犠犲犻狀犲狉 , 1976 ) 指出 , 由于缺乏女性参与 , 库拉名望很短暂 , 无法凝结
成恒久的等级制度 , 但她没有注意到本该如此 。 库拉圈的人们似乎早
就明白 《 老子 》 的警示 :“ 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 。 揣而锐之 , 不可长保 。 金
玉满堂 , 莫之能守 。 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
四 、 小邦寡民 : 库拉的社会生态
《 老子 》 有一段名言 :
小邦寡民 ,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 ,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虽有舟舆 , 无所乘之 ; 虽有甲兵 , 无所陈之 ; 使民复结绳而用
之 。 甘其食 , 美其服 , 安其居 , 乐其俗 。 邻邦相望 , 鸡犬之声相
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 》 帛书甲本 )
帛书甲本用 “ 小邦寡民 ” 而非通行本为避刘邦之讳的 “ 小国寡民 ”,
更接近 《 老子 》 的原貌 。“‘ 邦 ’ 字说的是分封的家族和地域相结合的政
1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