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114
明清以来的市镇 :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因缘
的客商 , 被收购的产品远销全国和世界各地 。 第二 , 市镇经济逐渐具有
金融化的色彩 。 明清以来 , 江南 、 华南等地农村普遍出现了田面权与田
底权分离的现象 , 也就是 “ 一田二主 ” 甚至 “ 一田三主 ” 的现象 ( 樊树志 ,
2005 : 38-44 ; 傅衣凌 , 2007犫 : 45-59 )。 这种现象的存在促生了一类脱
离生产 、 坐收田租 、 不劳而获的中间层人物 , 这一类人被称为 “ 不在地
主 ” 或 “ 离地地主 ”,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 “ 外地主现象 ”( 犃犫狊犲狀狋犲犲犻狊犿 )。
他们住在市镇上或者城市里 , 利用资本贱买高卖 、 开典当铺 、 放高利贷 ,
“ 他们与农业的关系纯粹是金融关系 ”。 费孝通认为 , 这些市镇的金融
性质远在商业性质之上 ( 犜犪狑狀犲 狔 1966 : 68 ; 费孝通 , 2015 : 254-255 )。
,
第三 ,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市镇的分布形态 。 传统市场
体系的稳定是与运输成本直接相关的 , 在民国之前 , 航运 、 铁路和公路
等交通运输方式深入中国内地的程度还极其有限 , 但在此之后 ,“ 铁路
的修筑和现代工业制度的冲击迅速改变了市镇的地位和整个地区的经
济结构 ”( 费维恺 , 1993 : 68 ; 施坚雅 , 1998 : 92 )。 10 在这个过程中 , 基层市
场逐渐趋于消亡 , 交易活动转移到更高层次的市场 , 高层次的市镇则趋
向于转化为现代贸易中心 。 据施坚雅 ( 1998 : 95-115 ) 估计 , 在 1949 年
10 月之前 , 大多数有航运和铁路交通的城市周围的基层市场已经消
亡 , 这样的市场数量约有 5300 个 。 当然 , 日本的侵华战争对市镇的破
坏也极为严重 , 1949 年以前 , 很多地区市镇的发展再也没有达到过战
前的最高水平 ( 包伟民 , 1998 : 70-71 )。
四 、 城乡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构成
市镇是一个 “ 五方杂处 ” 之地 , 在繁华的街市上 ,“ 不仅有工商业者 ,
还有士大夫 、 文人墨客 、 绅士 、 富人 、 僧侣和道士居住 , 同时也聚集了运
输业者及其属下的工人 、 红白喜事时演出的乐人 、 赌徒 、 主业打官司者 、
艺人 、 娼妓 , 以及没有户籍的各种群体 ”( 斯波义信 , 2013 : 43-44 )。 比
如 , 鲁迅笔下的阿 犙 就是游荡在鲁镇这样一个典型的江南市镇上 。 林
耀华 ( 2000 : 18 ) 笔下的黄东林和张芬洲 , 也是在湖口镇这个连接金翼之
家和 80 英里以外的福州的市镇上进行着 “ 忙忙碌碌 、 永不停顿的买卖 ”。
10. 引用部分出自杨庆的 《 华北地方市场经济 》( 犃犖狅狉狋犺犆犺犻狀犪犔狅犮犪犾犕犪狉犽犲狋犈犮狅狀狅犿 狔 ),
转引自施坚雅 ( 1998 : 92 ) 的文章 。
7
1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