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81

社会· 2019 · 6

   常常被学者们认为是对汉文山志的翻译,不被重视( 犆犺狅狌 , 2011 : 22 )。
   仔细对比这本山志和汉文山志,本文认为,尽管此文本借鉴了旧志,但
   在格式和内容上做出了很多调整,而这些调整恰恰使得此山志更加符
   合藏传佛教圣地志的要求。
       这本山志虽然归于章嘉若白多吉名下,其实是蒙藏高僧合作的产
   物,集体著者在藏文圣地志和高僧传的书写过程中很常见。根据山志
   后记记载,章嘉若白多吉亲自口述了山志的前两章,剩余三章交由其他

   人完成,并授意阿旺格桑( 犖 犵 犪 犵犱犫犪狀 犵犫狊犽犪犾犫狕犪狀 犵        )等喇嘛将汉文山志
   资料悉数翻译作为参考。后来在八世达赖喇嘛的授意下,整个文本又
   经过蒙古 喇 嘛 阿 嘉 班 底 达 阿 旺 洛 桑 丹 白 坚 赞 白 桑 普 ( 犃狉 狔 犪犘犪狀犱犻狋犪
   犖 犵 犪 犵犱犫犪狀 犵犫犾狅犫狕犪狀 犵犫狊狋犪狀狆 犪 ’ 犻狉 犵狔 犪犾犿狋狊犺犪狀犱 狆 犪犾犫狕犪狀 犵狆 狅 , 1770-
   1845 年)的编辑,出版于道光十一年,第十四个绕迥铁兔年,即 1831 年
   ( 犚狅犾 狆 犪 ’ 犻狉犱狅狉 犼 犲 , 1992 : 205-206 )。这本山志由格鲁派高僧主导、蒙
   藏喇嘛们合作编写,很明显针对的读者是蒙藏佛教徒而非大清皇帝或
   者汉传佛教信徒,所以,这本山志不简单是对汉文资料的整合,更重要
   的是对五台山时空的“坛城化”,使之符合藏文佛教世界的书写和阅读
   习惯。
       章嘉版山志共有五个章节,分别是:( 1 )圣地之门洞开之法(藏文
   犵 狀犪狊狊 犵 狅 狆 犺 狔 犲狋狊犺狌犾 );( 2 )圣地风景之特点介绍(藏文 狀犪狊犽 狔 犻犫犽狅犱 狆 犪 ’
                                                  犵
  犻犽犺 狔 犪犱狆 犪狉犫狊犺犪犱狆 犪 );( 3 )学者高僧朝圣之法(藏文 狊犽 狔 犲狊犮犺犲狀犱犪犿狆 犪
   犱狌犿犪犫 狔 狅狀狆 犪 ’ 犻狋狊犺狌犾 );( 4 )至尊文殊向信众显应之法(藏文 犱犪犱犾犱犪狀
  狉狀犪犿狊犾犪 ‘ 犺犪 犵 狊 狆 犪狊狊狀犪狀 犵犫犪犽犺 狔 犪犱狆 犪狉犮犪狀狊狋狊犪犾犫犪 ’ 犻狋狊犺狌犾 );( 5 )历代
            狆
   法王供奉之法(藏文 犮犺狅狊狉 犵狔 犪犾狉犻犿犫 狔 狅狀狀犪犿狊犽 狔 犻狊犫狊狀 狔 犲狀犫犽狌狉 犼 犻犾狋犪狉
   犿犱狕犪犱 狆 犪 ’ 犻狋狊犺狌犾 )。这五个部分分别对应于前面介绍的汉文山志的( 1 )
   化宇原圣;( 2 )灵迹伽蓝;( 3 )高僧懿行;( 4 )菩萨显应;( 5 )帝王崇建。在
   结构安排上,与汉文山志相比,藏文山志去掉了帝王名士的序、碑文和
   诗歌,去掉了对与藏传佛教关系不大的名人逸士、王公外护的介绍,把
   帝王崇建部分放到了最后,而且篇幅很短。从内容上看,与汉文山志相
   比:第一,以藏传佛教的世界观重构五台山的地景;第二,对于五台山地
   景的描绘遵循藏文传统中对圣地功德的呈现方式;第三,以道歌作为山
   志的结尾。这些改动都符合坛城化五台山的需要。
       坛城化的第一步是将自身转化为坛城,从而使本尊进入自身的能

    · 1 7 4 ·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