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72
非人间、曼陀罗与我圣朝: 18 世纪五台山的多重空间想象和身份表达
“清凉老人”,坐化于五台山之后,由康熙赐金以营葬。
根据翰林院侍读学士高士奇的碑文(老藏丹巴, 1985 : 384-388 ),
老藏丹贝坚赞为改姓为赵的蒙古人,早年在北京崇国寺出家,后又师从
西藏喇嘛,继而远赴蒙古和西藏学习,于这两门语言文字靡不通晓。老
藏丹贝坚赞被清廷任命为五台山大喇嘛接替阿王老藏之后,重建并维
修了五台山的大量汉藏寺庙。他也很受清廷器重,康熙曾派遣御医为
其调疾治病,在其圆寂之后又赐金存恤。
高士奇在碑文中提到,老藏丹贝坚赞示灭之后,其徒丹巴请高士奇
做碑文(老藏丹巴, 1985 : 387 )。这个丹巴就是老藏丹巴,其传记不见
于记载。根据《清凉山新志》“帝王崇建”卷的记载, 1698 年,康熙皇帝
驻锡五台山菩萨顶时,“特赐菩萨顶供银千两,大喇嘛龙袍彩缎,敕封清
修禅师,银印重四十八两,仍提督五台山番汉大喇嘛”(老藏丹巴, 1985 :
192 )。这里被敕封“清修禅师”的五台山大喇嘛就是老藏丹巴,他在敕
封名号之后多 次 以 此 名 号 向 皇帝呈 递奏 章 (老 藏 丹 巴, 1985 : 193-
195 )。在《重修五台山真容院记》中,老藏丹巴的署名标注为“山东莱州
人”(老藏丹巴, 1985 : 514 ),并自述于顺治庚子年( 1660 年)来到五台
山(老藏丹巴, 1985 : 516 )。担任大喇嘛期间,他多次奉 命修缮 寺 庙。
根据寺庙碑文的记载,他至少曾将 7 座汉传佛教寺庙改宗为藏传佛教
寺庙(赵林恩, 2016 : 179 )。
这三位大喇嘛都放弃了自己的汉或蒙姓而采用藏名,身处内地而
践行藏传佛教,并先后出任五台山前三任督理番汉大喇嘛。五台山大
喇嘛在康熙时代被授予“达喇嘛”的头衔,到了乾隆时代被提升为“扎萨
克大喇嘛”,其全称是“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务掌印扎萨克大喇嘛”
( 赵改萍、侯会明, 2006 : 193 ),掌印即意味着对五台山的汉藏僧人有
统领监管的职责和权力。五台山大喇嘛的驻锡地是菩萨顶(曾国荃等,
2002 : 3 ),在其统领之下有达喇嘛、德木齐、格思规、格隆和班第。清廷
选派的第一任五台山大喇嘛是 1659 年任命的阿王老藏,直至民国时期
最后一任五台山大喇嘛阿旺益西( 犖 犵 犪 犵犱犫犪狀 犵狔 犲狊犺犲狊 )于 1937 年辞
职,这期间共有 23 位五台山大喇嘛(赵改萍、侯会明, 2006 : 194 )。其
中,前 6 位是从北京崇国寺选派的,后 17 位都是由达赖喇嘛以及甘丹
颇章从西藏选派的(赵改萍、侯会明, 2006 : 194 )。
清廷对于藏传佛教僧人的体制化极大促进了内地和藏地、汉文传
· 1 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