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70
非人间、曼陀罗与我圣朝: 18 世纪五台山的多重空间想象和身份表达
修已,此世间圣,尧舜周孔是也。永离生死,证大涅?,慈育四
生,光含三有,此出世间圣,大雄氏等是也。曼殊师利,是何圣
耶?”答:“出世间圣,非世间也。”(镇澄, 1989 : 4 )
镇澄对于五台山的描述也是在以上所勾画的佛教世界观和等级体
系中展开的。在镇澄笔下,五台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清凉之
界”是文殊菩萨的“显化之区”(镇澄, 1989 : 35 ),其自然景观包括 120
处灵迹(东台 26 处,南台 21 处,西台 17 处,北台 24 处,中台 32 处),这
些峰峦灵迹“示鹫岭奇形,远承佛国”;其人文景观主要由 104 座佛寺
(台内 68 座,台外 36 座)构成,这些伽蓝楼阁“涌宝王殊相,近现毫端”
(镇澄, 1989 : 35 )。在灵迹和佛寺之外,镇澄还记录了 37 种名花异草
(名花 8 种,异草 3 种,药草 25 种,药石 1 种)。镇澄的描述厘清了不同
版本古志中对于五台山地景的混乱记载,后世山志对五台山的自然和
人文景观多有增删,不过基本保持了镇澄山志对于五座山峰台麓的定
位和描画以及对于台内台外名胜古迹、奇花异草的列举和呈现。
镇澄笔下的五台胜景不仅彰显了佛教世界的秩序,也展现了佛教
地景的独特:
微露一机一境,宛然分主分宾;净浊六识六尘,触处随时
随地。岂同夸张方伎,惑乱俗流;侈谈蓬岛三山,灵芝益寿,神
州五岳,丹诀延年。神异迥殊,正邪攸别。(镇澄, 1989 : 17 )
照此说法,道教圣地如蓬莱仙岛、道教仙物如灵芝丹诀不过是满足
此世延年益寿之欲,而佛教圣地的一机一境都指向彼岸的救赎。这是
正邪之别。所以,“假使住于蓬莱仙域,须弥天宫,经百千劫,不若举一
步向清凉山”(镇澄, 1989 : 16 )。
镇澄版山志系统建立了佛教世界观和等级体系,强化了文殊菩萨
与五台山的联系,界定了五台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了五台山在不
同知识传统的神山系统中的地位,所以这个文本在中国佛教界影响很
大,此后多次重修。 18 世纪初,老藏丹巴以此为模版重修新志,康熙四
十五年( 1701 年)康熙皇帝为新志作序(康熙, 1989 : 16 )。 18 世纪 中
叶,聚用法师重校再版此书,儒士淮阴教授史震林于乾隆乙亥年( 1755
年)为之作序(史震林, 1989 : 15 )。 20 世纪初,释印光重修此山志并于
民国 22 年( 1933 年)亲自撰序(释印光, 1989 : 13-14 )。
· 1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