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19
社会· 2019 · 6
官亦隐的生活即为例证。将王维的山水诗和禅意诗视为消极避世的观
点,实际上是将二者看作对立互斥的关系;毋宁说,山水禅意诗所蕴含
的“隐”,实际上是个体在人生圜局的不同层面“游走”,而不是离开。一
般而言,“隐”较为核心的意涵是与“仕”的对立,在行动上逃离官场,若
不能逃,则在情感上疏离之;而“隐”的生活中的群体交游,实际上仍是
一种社会参与。 26
进而,对“社会”概念需要扩展地理解,以超越其狭义的内涵。现有
的对“社会”的理解存在“人间主义”的取向———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虽
然它通常表现为一种超人的存在),而人从来都生活在实在和想象世界
之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吊诡的是,在既已被广泛接受了的一般
思想里,它却几乎不为人知。在常识化的理解中,社会是一个纯粹人间
的、排“它”(物、神、他人)的实体。在近代欧洲,无论是被一般运用的社
会概念,还是社会科学家运用的社会概念,多数讲的是人间事物,如朋
友关系、市民团体、世俗化国家、权威组织,而没有牵涉神圣界和自然界
(王铭铭, 2015 )。
以扩展的“社会”概念或“人生圜局”的视野来看,王维所处理的关
系不是“个人—世俗社会”的单一维度,而是同时包含自我与“社会”(交
游与为官)、与自然(山水田园)、与灵性(佛禅义理)等多个层面。 27 王维
亦官亦隐,游走于人生圜局的各个层次,以化解“我”与“世俗社会”的紧
张,寻求自我、心灵与外在世界的平衡, 28 尽管这种平衡并不容易实现。
实际上,广义的“社会”包括人际、自然与灵性多个层面,惟其如此,置身
于其中的个体方能获得整全性生命,并化解生命中的种种困顿和危机。
(三)隐:寻求精神世界的平衡
如本文开篇所述,精神世界体现了人之构成甚至文明之构成。王
维富有禅宗意蕴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人文之自然化,自然之人文化”
的天人合一的智慧。如前引《酬张少府》(约 760 年)一诗蕴含了其对包
括自然、人事、智慧在内的人生圜局的体验和想象,尤其是“君问穷通
26. 尤其在唐代,有时“隐”也是为寻找政治机会做准备,是“为官而隐”(韩兆琦, 2015 : 10 )。
27. 中文“社会”一词,“社”为“土地的神主”(许慎, 2011 : 23 ),便含有神圣和灵性之维。
28. 在这个意 义 上,相 较 而 言,米 德 ( 犕犲犪犱 , 1962 )讨 论 的 心 灵 ( 犿犻狀犱 )、自 我 ( 狊犲犾犳 )与 社 会
( 狊狅犮犻犲狋 狔 )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关乎自然世界和人通过自然世界所映照的精神
世界。
· 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