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21
社会· 2019 · 6
六、“将心比心”:初步的方法论思考
理解古人精神世界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理解古人,我们可以
从古代的文学评论中获得一些方法论启示。对王维诗作的品评,前文
提及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据许
慎《说文解字》,“味”乃“滋味也”;段玉裁注:“滋,言多也。”何谓“观”?
许慎曰:“谛视也。”段注:“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谛视我亦曰观。” 31
这里的“味”,大体意思是“品味”“欣赏”;“谛视”的表面意思是“仔细观
看”。不过,“味”和“观”要比这两个字的现代汉语意思丰富得多。钱穆
先生( 2012犮 : 250 )的观点或可传达这两个词的部分深意:“中国艺术境
界,创造更胜过模仿。如画山水,一山一水,乃经画家百方观察,心领神
会,其模仿工夫亦已融化脱尽。跃然纸上者,乃其意境之创造,但亦不
得谓与天地间自然山水有不同。”“传其貌,此是素描工夫。传其神,则
须画家之心领神会,精灵相通。”这里的“心领神会”和“精灵相通”或许
是“味”和“观”的奥妙所在。
前引费孝通先生《扩展界限》一文,明确讨论了“心”“心领神会”的
方法论意涵。
“心”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意愿、
信念等等,它常常倾向和暗示一种“主体性”( 狊狌犫 犼 犲犮狋犻狏犻狋 狔 ),当
人们谈到“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
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描述的口吻,也就像一种“设
身处地”地类似于“主体”的角度在说话,而不是所谓“客观”的
旁观者的角度。在这种陈述的习惯中,“将心比心”的说话法,
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心”这个概念造成的这种微妙的感受,
既有中文构词和语法的原因(没有明确的主格宾格),也反映
了中国古代思想在方法论方面的一种特点。“心领神会”就是
古人所理解的一种真正深刻、正确的认识事物的境界,它不是
我们今天实证主义传统下的那些“可测量化”、“概念化”、“逻
辑关系”、“因果关系”、“假设检验”等标准,而是用“心”和“神”
去“领会”。(费孝通, 2009 : 251 、 252 )
31. 分别见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中国书店 2011 年版)第 195 页、 1370 页。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