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24
诗与士人的精神世界
人的性情及其对自身与世界的理解,仍可作为社会学研究之知识与灵
感的重要来源。
在西学传统中,现象学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理解”概念与“将心比
心”存在相似之处(参见 犛犮犺狌狋狕 , 1967 ;李猛, 1999 ),但两者的主要区别
在于,前者在根本上仍基于理性主义主客二元的预设,后者则带有明显
的“内外和合”意味。“将心比心”不仅是社会行动意义上的理解,其背
后隐含着中国传统中特有的宇宙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对其的理解需要
不断进入中国文明传统的构成和演化之中。正如费孝通( 2009 : 236-
237 )在《扩展界限》一文中所说:“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大量社会历史
实践,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精神理念,蕴藏着推动社会学发展
的巨大潜力,是一个尚未认真发掘的文化宝藏……深入发掘中国社会
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
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
可能做出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
七、结语
王维的生平和诗作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主要在于他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与社会世界的互动中“自我调适”的个案。一方面,
与京城诗人、亲密友人以及僧道人士的交往,使王维的个人生活与宏观
的历史和思想条件相关联,据此可窥见其个人生命史展开的大体过程。
另一方面,王维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造
了一个广义的“社会世界”或“人生圜局”,这个自然与人文和合的整体
性圜局有助于化育精神世界的弹性空间,即“入世有为”“自然闲适”与
“退避惆怅”之间的平衡;反过来,其精神世界的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
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
本文所讨论的“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学问中讨论人与社会关系的
主要方法,即以人论世或以世论人,中国传统中很少出现不以人物为中
心的历史记载,也很少出现脱离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人物事迹。这种方
法的最大意义是引导我们“以古人理解古人”:通过把握世风民情、生命
史的进入与再 现、理 解 和 体 会 的功 夫,投入 地理解 古 人 的 精 神 世 界。
“ 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既需要历史与思想史的追溯,也需要“将心比
心”地理解。可以说,“将心比心”无法通过技术和工具的积累以及精致
· 1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