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14

诗与士人的精神世界


      或可将王维与裴迪的辋川同咏看作一种“山水激励”,即与友人的
   交往共处将王维的山水情结和佛理禅意激发出来。在这个意义上,禅
   意在于灵性顿悟,也与社会性陶冶有关,忘情山水并非必须远离世俗人
   情,而是与世俗人情同归于山水。于是,自然山水与社会世界和谐共
   存,山水精神和世俗精神两相融合,构成了融自然、社会(交往)、精神于
   一体的“山水社会”。
       此外,王维与储光羲结识较早,二人在 727 年便有同咏。储光羲也
   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调”(俞平伯
   等, 2013 : 127 )。王缙为王维同胞兄弟,两人都信佛。《旧唐书·王维
   传》有云:“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刘籧等, 1975 : 5052 ) 743 年后,王维与裴迪、储光羲、崔兴宗等交游甚
   密,或是诗名较高的王维引领了诸人的田园情致和淡泊之心,或者诸人
   的影响强化了王维的山水精神和佛禅超逸。不管怎样,诸人的交游对
   于身处其中的个体而言构成了一个“小世界”,对个体不断产生影响。
   王维与王昌龄的诗作往来不多,且与王昌龄不像和裴迪那样过从甚
   密,但二人与王缙、裴迪在青龙寺同咏,或可作为士人群体访寺同游之
   风的例证,且王昌龄与佛道人士也颇有往来,如《谒焦炼师》中的“焦炼
   师”,王维、李白、李颀等均有诗作记之(参见傅璇琮, 1980 : 138 )。王维
   与杜甫、岑参、贾至、皇甫冉等人的诗文往来发生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
   属同僚之间的唱和,他们对王维精神世界的影响不详,据时间看较为有限。
       (三)社会交游之三:与佛道人士的往来
       王维诗文往来的对象多是佛道人士,这也是初盛唐思想风尚影响
   的结果。在王维交游的诗人中,张九龄、李颀、王昌龄、岑参等人都有神
   仙信仰。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的影响,
   他们大多儒释道思想兼具,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儒家思想
   的影响给唐代文学带来了进取的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的心境
   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参见袁行霈, 2014 : 173-174 )。
   表 4 是王维编年诗所呈现的与僧道人士往来的情况。
       王维与僧道人士的往来(包括诗文往来或造访相关场所)主要发生
   在三个时期。一是被贬济州期间,如前所述,与僧道的往来可缓解其因
   仕途挫折引发的苦闷。他接受道教思想、进而融合佛教和道教,主要发
   生在这一时期(陈铁民, 2006犮 : 233 )。二是辋川时期前期,代表诗句如

                                                          · 1 0 7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