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社会》2019年第5期
P. 24

“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寻其他“块块”。 21 对于“块块”而言,一旦与相应“条条”建立结对关系,
   再在相近领域探索其他创新就显得较不明智了———这种做法一方面会
   弱化已有的结对关系,另一方面也难以吸引其他“条条”的关注。
       由命题 3.2 和 3.3 可知,条块“结对竞赛”的新背景下,城市基层治
   理领域容易出现“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命题 3.4 )。所谓“百花齐放”
   指的是,早期多数创新经验集中于少数明星街镇的情况有所转变,此时
   从创新的“面”上来看,由于“条条”乐于选择对其倾斜性支持的“块块”,
   因此更多的“块块”进入了治理创新的行列。这种新格局的微妙之处在
   于: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即使是以前不起眼的
   边缘街镇也可以通过向“条条”提供倾斜性支持的方法得到上级关注;
   但大量的创新经验又难以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深化拓展,尤其是在同一
   级政府下属的印象政绩竞争场域中,横向学习机制会不断弱化,导致创
   新投入巨大而产出未必高效等治理悖论。
       此外,“结对竞赛”还会导致基层创新出现形式上的“层层加码”现
   象(命题 3.5 )。由于“条条”与“块块”在创新中存在差异化策略(即命
   题 1.1 和命题 2.1 ),但彼此差异化的对标物各不相同,且“结对竞赛”
   需要同时满足结对双方的需求,因此这客观上会导致创新要素的不断
   叠加。比如,区民政局和 犃 街道“结对竞赛”过程中,相应创新做法既
   需要满足 犃 街道相对于其他街道的独特创新性,又需要满足区民政局
   相对于其他区民政局的创新性,导致创新强调更多的符号与要素,这无
   形中导致了基层治理创新中的“层层加码”现象,甚至出现“为创新而创
   新”的过度创新现象。
       进一步来看,“结对竞赛”不仅满足了“条”与“块”打造印象政绩的
   内在需要,还为参与者提供了许多额外益处。这要从结对的核心机制
   倾斜性支持说起:首先,对基层“块块”而言,上级“条条”部门的倾斜性
   支持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肯定意味的做法。这意味着基层“块块”的做法
   得到了充分肯定。此外,有些“条条”部门的倾斜性支持还会附加一些
   特殊的资源,这种“我有人无”的感觉会鼓励基层政府结对。其次,由于
   不同“块块”可以尝试寻求不同“条条”的倾斜性支持而“错开竞争”,这


   21. 当然,如果出现上级指定以及对试点条件要求严格等情况,“条条”部门的选择余地就不
   大了。

                                                           · 1 7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