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社会》2019年第5期
P. 145

社会· 2019 · 5

   不谈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所以中国民间又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说,钱
   穆( 2004 : 207 )指出:
           父母尽可有不是,但就为子女者之心情言,父母始终是父母,
       不能因为其行为有不是而不认为其为父母。但亦不闻人言天下
       无不是的子女。则父子一伦,其间自有尊卑分别。又中国传统,
       教孝重于教慈。此孔孟以前已然。大率言之,慈可以有一限度,
       即此便算是慈。但孝则没有一限度,不能说即此便算孝。又且不
       慈可恕,而不孝则不可恕。老子曰“六亲不和有孝子”,正要在家
       庭种种不合理的逆境中完成此一分孝。
       何以如此?因为儒家的道理是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其德深植于动物本
   能,而子女对父母的孝,其德根植于文化观念,即只要一个生命来到人世,
   就意味着其中已具备了孕育与抚养之事实,而这一不可更改的事实将引发
   后代的歉疚,这即是报答的依据。由于动物不具有这样的报答倾向,所以
   人性就在此得以体现。当然,作为已提升为文化意义上的孝,其回报方式
   仅停留于侍奉父母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带有更多的社会性含义,由此
   造成孝的社会性含义越丰富,孝的实行就越艰巨的状况。我们不妨这样认
   为,所谓行孝之举,是指人对自己的人性的不断考验,这样的考验在很大程
   度上要靠文化赋予的意志力和志向来支撑。比如,《论语·学而》说,“父
   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十九》也说,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由此可知,孔子十分强调孝中的志
   向问题。那么,如此难以做到的事能不能不做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按照
   儒家对孝的设计运行,一个人不行孝所摧毁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而是整个
   社会。
       看起来,孝的尊祖含义在大大降低,互报模式中的最直接受惠者是父
   子,但从其关联性所引发的代代追溯和“报本返始”依然不可动摇。“报本
   反始”引发出的一个宇宙论和人生论是,本在何处?始在何时?这就是《礼
   记·祭义》上说的,“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以及《大戴礼·礼之
   本》所说的“先祖者,类之本也”。也就是说,在孝所运行出的世间框架中,
   从个体到人类,从一家到大家,从社会到自然,都将处于连续统的关系中。
   正如《礼记·郊特性》上说的:
           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
       也,故教民美报焉。

    · 1 3 8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