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社会》2019年第5期
P. 139

社会· 2019 · 5

   贵子方面的信仰或民俗。总之,一种思想的传导过程,一旦成为意识形
   态后将不再完整。到了制度层面,一些精神内涵因无法操作会被抛弃,
   而在抵达民间以后,民众又会依据自身的条件和利益对此做大幅度调整。
       在中国语言中,“孝”字最早出现于金文,由一省略的“ "”(老)字与
   “子”字组合,表示晚辈对长辈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或敬重的关系,其
   比较成熟的观念主要形成于周朝,却根源于殷。根据胡适( 1991犪 : 641 )
   对“儒”的探源,“儒是殷民族的礼教的教士”,其遗留下来的传统即是祖
   先教,也就是从事祭祀活动。所以,原始的儒是从担纲“尊祖敬宗”活动
   开始的。由于当时社会采取的是大家族制,人们对始祖的认同远大于
   自己的亲生父母,许多礼仪更集中于对祖先的崇拜。孝之所以从宗教
   性的活动中转化为道德规范,是因为它能实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矣”(《论语·学而》)。也如《中庸》所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
   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偿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
   乎! ”(《中庸十九》)从而达到社会教化之目的。孝原本作为一个尊祖敬
   宗中的概念,其道德意义比较宽泛,含义涉及祖妣、宗室、父母、兄弟、婚
   媾、朋友乃至神灵,其内涵大致为“孝养”。而孝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
   变迁,是由宗法制的衰亡直至礼崩乐坏而引发的。其基本变化即是从
   大同社会的“人不独亲其亲”转向为小康社会的“各亲其亲”。此时此
   刻,孝之内涵的窄化一方面使孝的基本含义只限定于侍奉父母,另一方
   面也混杂于其他“民德”之中,也就是说,“孝”是若干品德之一。直至孔
   子将其与“仁”相连接,才开启了孝的新篇章。《论语》开篇中便有: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谈“仁”为何要扯上“孝”?因为他意识到他所希望倡导的“仁”
   之精神与孝所遗留的基本含义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仁的
   精神实质是可以借助孝体现,比如施“仁政”其实就是行“孝道”。由此,
   孝可以成为实现仁的一条可操作的路径。《孟子 ·离娄上》说,“仁之
   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管子·戒篇》也认为,“孝弟者,仁
   之祖也”。宋代二程在《二程集·粹言》上则说得更明确:“仁,性也。孝
   弟,用也”。另一宋代学者邢籨在《孝经注疏·序》中还指出,孔子面对

    · 1 3 2 ·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