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社会》2019年第5期
P. 136
“孝”之道的社会学探索
的影响就借助了礼仪、选官、考试、庙堂、家族制等,而教化本身也需要
寻求到有效(说教、通俗化)的方式或方法。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产生如
此大的影响,也在于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这些条件,而其他思
想要想达到如此效果,多少得搭载儒家,或合流,或妥协。本文在此试
图从影响最为持久的“孝道”入手,具体考察儒学概念是如何从思想转
化为行动的,以窥探中国社会之基础性的运行方式。
从古至今,有关“孝”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古代知识分子的思考
方式主要是对它的阐述、讲解和宣扬,至于当代研究,则偏重在价值层
面进行说理,包括辩护或批判,抑或在实证层面进行考辨,其领域主要
集中于哲学、思想史、伦理学、历史、宗教与文化等方面。近期这一议题
进入心理学,显示此方向的开拓需要社会科学的介入,因为唯有改变原
有的研究惯性,才有机会获得新的问题意识乃至新的发现。当前,心理
学方面的研究偏重“孝”的态度测量(杨国枢, 2004犪 , 2004犫 )。从其意图
来看,主要是观测当今民众的有关价值变迁。那么,假如“孝”被放入社
会学,会获得什么样的思考和结论呢?或许,这里的重点不在于做类似
心理学的量化研究,而是理论性的发现,即什么样的文化设定会产生
“孝”的运行,以及孝的运行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结果。颇为遗憾的是,
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鲜见。一种直观的理由可能在于社会学
研究现代社会,而“孝”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和现代社会多少显得格格不
入。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当下的社会学研究框架容不下“孝”的讨
论,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孝”可以归为社会学的哪个领域、哪种机制、
哪种理论、哪种概念和哪种方法。本土心理学将其等同于社会心理学
中的“态度”加以测量,颇显其无奈和迫不得已,说明“孝”尚不能作为独
立的概念来使用。如果再以社会学来研究“孝”,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
概念或者理论?或许,生搬硬套地将其等同于一个既有的概念,或拆解
其多种面向做单向度的研究(比如服从、敬重等),又或者,索性让此议
题不进入社会学,继续让从事思想研究的学者去讨论,都是一种解决的
办法。但这类研究意向的根本缺憾就是几乎不触及“孝”对真实社会的
建构,只一味地考察其价值的内在性及对社会的可能性影响。
由此,本文试图寻求一种“孝”的社会学研究框架。虽然说中国传
统学术本没有社会学,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不思考社会学
式的话题与实践,诸如此类的课题还包括“礼”“义”“伦”“群”等。既然
· 1 2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