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176
现象学社会学的生命历程
深知现象学本质还原对一门无前提哲学的重要性,但舒茨认为,现象学
之于探究社会实在的重要意义,主要还在于胡塞尔确立的通过分析被
还原的超越领域获得的知识同样在自然态度中有效的事实上( 犛犮犺狌狋狕 ,
2011 : 1-2 )。因此,在可被称之为现象学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即后来
被译作英文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舒茨特意避开从超验论现象学
来处理社会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转而以自然态度直接接受和承认的
社会世界的实在为出发点,来探究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问题( 犛犮犺狌狋狕 ,
1967 : 97 )。其实,作为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的德文版《社会
世界的意义构造》早在 1932 年就已经出版,而由于舒茨式现象学社会
学往往被当成现象学社会学的范例,因此,从根本上说,现象学社会学
的孕育与发生是在欧洲完成的,而其真正走向社会学前台,则应该说是
在美国实现的。
四、胡塞尔 舒茨式进路的发展及其影响
尽管现象学社会学在欧洲大陆孕育和发生,但它的壮大则要等到
1939 年舒茨来到美国之后,更确切地说,是舒茨在 1959 年英年早逝之
后(因为后者在有生之年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相当有限),这既是美国
社会学的势力格局使然,但更主要的原因还要在舒茨自己身上查找。
就外部原因而言,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在美国东部得势的哥伦比亚大
学社会学系,到 1940 年代已由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所主导,他们影响
的美国社会学界都推崇经验调查,而非舒茨式的抽象理论。 1940 年 10
月到 1941 年 4 月,舒茨与帕森斯的通信,原本是现象学社会学获得美
国社会学主流承认的契机,但令人遗憾的是,按刘易斯·科塞的看法,
这次通信只是一次“聋人的对话”。而且,在帕森斯从主观和志愿行动
理论转向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同时,舒茨则仍坚持人类行动之主观维
度的重要性,这样本来现象学社会学在舒茨生前可以得到美国社会学
大咖认可的希望火种也完全熄灭了。就自身原因而言,舒茨学术生涯
的大部分时间兼职讲授的是被美国社会学界视为非主流的研究生课
程,《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虽在 1932 年就已出版,但直到 1967 年舒茨
去世 8 年后才被英译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在美国期间,舒茨原本
准备梳理他自第一本著作出版以来的思考,但是,直到他逝世多年后,
才由其 学 生 卢 克 曼 整 理 成 两 卷 本 的 《生 活 世 界 的 结 构》。舒 茨 虽 在
· 1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