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174
现象学社会学的生命历程
“既是发现的天才也是遮蔽的天才”(胡塞尔, 2001 : 68 )。因为在揭示了
社会范畴的现象学特征之际,涂尔干就将这些特征遮蔽在他所对抗的
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面纱之后了。这里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同涂尔
干的实证主义一致,都是对主观性/主体性的遗失或扭曲的思想形式
( 犅犲犾狏犲犱犲狉犲 , 2015犫 )。除涂尔干、韦伯和齐美尔等社会学大师以外,也
有学者尝试揭示帕森斯社会学中的现象学意蕴。 20 世纪 80 年代初,
朱尔斯 罗塞塔就探讨了帕森斯与社会学中的现象学传统的关系,阐明
帕森斯从早期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开始就尝试利用一种现象学视角来
建构他的社会行动理论。虽然帕森斯后来转向结构功能主义而未能对
社会学的现象学视野之发展做出实际贡献,但他在早期理论活动的实
质主题和理论建构方法上都尝试利用现象学的方法这一点却是显而易
见的( 犑狌犾犲狊犚狅狊犲狋狋犲 , 1980 )。对帕森斯与现象学之间关系的种种探究,
很容易使人想起 20 世纪 40 年代初被后来成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的刘
易斯·科塞称为“聋人的对话” 7 的舒茨与帕森斯之间的通信。与舒茨
刚到美国不久就与帕森斯通信时抱持的用意相仿, 20 世纪 60 年代以
来,这些学者对古典社会学中的现象学意蕴的探究,或许也有意在主流
社会学中为现象学社会学谋求一席之地。
虽然舒茨是在 1939 年才流亡到美国的,但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奠
基性著作却早 在 1932 年 就已 经问 世了。在 《社会 世界 的 意 义 构 造》
( 1967 年英译本名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舒茨就试图基于他所理
解的胡塞尔现象学和韦伯方法论来分析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从而为
社会科学尤其是为社会学奠定更坚实的哲学 基础( 犛犮犺狌狋狕 , 2011 : 2 )。
这本书使舒茨赢得了胡塞尔的称赞,夸奖他是“一位认真而深刻的现象
学家,是能深入难以通达的胡塞尔哲学最深层意义的少数几人之一”
( 犅犪狉犫犲狉 , 2004 : 42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就社会世界之意义构造的探
索性尝试而言,舒茨早在 1924 年至 1928 年期间的所谓“伯格森时期”,
就已经开始了。实际上《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并非舒茨为韦伯理解社
会学乃 至 整 个 社 会 学 寻 求 更 可 靠 基 础 的 最 初 尝 试 ( 犠犪 犵 狀犲狉 , 1977 :
7. 刘易斯·科塞是在给《社会行动理论:舒茨与帕森斯的通信》写书评时提到这种说法的,在
科塞( 犆狅狊犲狉 , 1979 : 680 )看来,除了舒茨和帕森斯都共同立基于韦伯的著作,除了他们都反对
实证主义并赞同社会行动应该处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之外,他们的通信并没有揭示任何观念
的啮合,因此他们的通信在持续了短暂数月后就永久停止了。
· 1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