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17
社会· 2019 · 4
与社会意涵时虽极具穿透力,但是,它在深入考察某一特定类型和风格
的相声文本的产生机制,也难免显得过于简单:一方面,它无法完全揭
示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以来以德云社为代表的相声“新传统”的兴起机
制; 3 另一方面,它无法深入某一独特相声作品类型的内部,分析其相
声作品中所呈现的微妙、具有理论意涵的文本内容与结构。由此,笔者
既以国家 - 社会关系框架为基础,同时又针对具体的、具有典型意义的
独特相声类型,借鉴相应的理论资源予以分析。在围绕重点文本内容
深入解析不同时段相声文本背后的演化逻辑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跳
出既往有关相声作品分析的“短时段”视野模式,梳理长时段的演化机
理,归纳不同时期相声作品的典型特征,并揭示这些跨时段的相声作品
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讨论相声文本所呈现出的民情表达与文治教化
功效的多重变奏。
在行文逻辑上,笔者总体上将依据时间线索,呈现不同时期相声作
品的“类型学”演进。具体而言,以常宝华、侯宝林(《昨 天》)、马 三 立
(《买猴儿》)、马季(《友谊颂》)、马志明(《纠纷》)和郭德纲(《我是黑社
会》)等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相声作品为分析对象,呈现经典相声作品背
后的政治与社会意涵,勾勒相声文本结构及其内在属性在建国前后的
具体流变过程和外在条件。
本文将围绕以下三条相互关联的线索展开讨论:第一,相声的内在
文本结构的特征、层次及其演化逻辑;第二,相声文本结构同其外部政
治、社会以及经济条件变化之间的关联;第三,相声作为兼具民情表达
与政治教化双重属性的民间表演方式所呈现的复杂国家 - 社会关系。
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揭示相声文本的多重结构和内外属性,并以此理
解国家 - 社会关系的日常经验呈现,并勾勒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
相对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逻辑。
三、“活”的文本:相声的结构与实质
相声作为起源于民间社会的艺术形式流传百余年,经历了不同的
3. 在后文的分析中,人们将会看到,德云社与郭德纲的相声之兴起,除了其政治与民情要素
的交互作用之外,市场化机制的内在要求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沈原
依循着卡尔·波兰尼的分析路径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结构与机制的研究中所提出
的“国家 - 市场 - 社会”的分析框架就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参见沈原, 2007 ;波兰尼, 2007 )。
·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