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138
实质的经济:《礼物》和《大转型》的反功利主义经济人类学
到 18 世纪,西欧的经济体依然“嵌入”于社会之中,支配物质劳动和生
计的不是独立自主的自我调节的市场,而是相互重叠的制度体系,市场
往往发生在城镇远程贸易之间。直到 15 — 16 世纪欧洲重商主义政府
有计划地将商业制度强加于具有强烈保护主义倾向的城镇和公国,才
为国内市场的出现扫清了道路(波兰尼, 2007 : 57 )。被自由主义经济学
视为建立在人类自然倾向之上的独立的、自我调节的市场是由国家干
预所创造的,并直到 19 世纪才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系统出现。
波兰尼区分了市场和市场经济,前者是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分配制
度,后者被视为仅仅只受市场控制、调节和指导的经济体制,是现代的
发明( 犅犪狌犿 , 1996 : 4-5 )。波兰尼在这里反对的远非前者,而是建立
在想象的人类“交换秉性”之上的后者。换言之,市场体系的自然主义
色彩建立在交换秉性作为人类天性的想象之上,这一市场体系继而成
为经济自由主义者摇旗呐喊的自然发展趋势。如果说市场的起源并非
交易( 犲狓犮犺犪狀 犵 犲 ),那么货币的起源亦非如此。同现代市场一样,现代意
义上的货币也是经由银行或国家金融机构形成的,这里波兰尼( 2007 :
63 )几乎用到了和莫斯一样的表述:“实际的货币,仅仅是购买力的象
征”。它之所以和劳动力、土地一起被称为虚拟商品,是因为它和其他
二者一样,不是为了出售或交易而出现的。
在《大转 型》中 波 兰 尼 区 分 了 商 品 货 币 ( 犮狅犿犿狅犱犻狋 狔 犿狅狀犲 狔 )和 代
币。 17 世纪的西欧,在作为商品的货币出现之前,代币( 狋狅犽犲狀犿狅狀犲 狔 )
很早就被 发 展 出 来 保 护 贸 易 免 受 强 制 性 通 货 紧 缩 的 危 害 (波 兰 尼,
2007 : 165 )。而 19 世纪的货币理论一直存在两种意见的争论:一方坚
持国家作为代币价值的保护者,另一方则将货币完全视为经济范畴的、
一种用于间接交换的商品。前者表明,在国家代币的意义上,货币的职
能“不是交换手段,它实际上是支付手段,它不是商品,而是购买力,它
本身没有什么效用,仅仅是一种筹码,体现着对可购买事物的数量化了
的权利”,而按照这种货币观念组织的社会,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完全不
同的社会结构”,其中财物的分配依赖于对具有购买力的象征物的拥有
(波兰尼, 2007 : 167 )。
如同铸币往往一面刻着国徽、一面刻着金额,货币即便在现代社会
中仍具有国家和市场、神圣和世俗的双重属性,它们也总是不断穿梭在
匿名的交换和具体的社会情境之间( 犎犪狉狋 , 1986 )。货币的这一特征,代
· 1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