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1903
P. 30
升平之境: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
争,尤其是民族之间的竞争,既可以推动进化,也可以导致退化。参观
君士坦丁宫时,康氏联想到罗马帝国好景不长的一统局面。如其所言,
公元三世纪,戴克里先(“地克里生”)创四帝共治制度,将帝国分裂成东
西两个罗马帝国,分别在两个帝国设立一名奥古斯都、一名凯撒,一共
四位君主。戴克里先尸骨未寒,其部下之子君士坦丁便剿灭政敌,重新
统一罗马,将势力拓展到西亚,定都“东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
“以平定分裂之天下,而首创宏丽之新都”,为此,“毁希腊亚细亚古迹,
移之以为新罗马”,同时,“公认耶苏教”,可谓有雄才大略。然而,此前
既有的分国而治“兆端既误”,“君士但丁之三子,复三分天下,各领其
一。又互相战伐,至赛奥德西亚,乃统一之。一年,复分国与二子。于
是罗马永分东西焉”。从西元 3 世纪末到 395 年东西罗马分立,中间一
百多年,只有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 13 年而已,其他时期,“分裂战争,
兵甲相仍,而罗马遂永灭,而欧洲遂堕于封建战争千年黑暗之世”。到
20 世纪来临之时,欧洲各国“尚自分裂争战无已”(康有为, 1906 : 44 —
45 )。
康有 为 认 为,一 统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步 的 必 然 产 物,其 主 要 特 征 是
“合”;与之相反,小国林立虽也可能促进竞争和进步,但其本质是与
“合”之文明相反的,其主要特征为“分”,而“分”是部落和野蛮性质的。
罗马帝国之所以在形成不久便轻易瓦解,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帝国政体
成长的环境本来也同时适于小国分治。
游元老院旧址时,康有为( 1906 : 80 )认识到,即使是在凯撒时期,
“一切政权皆在元老院”;至屋大维时,元老院扩充人数,权望渐轻,但不
久,元老院也能废除像尼罗这样的暴君。罗马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表面
上看像是凯撒之类“英主”的功劳,其实,元老院拥有“一切政权”,其存
在关系到大一统局面的存亡。西元 283 年,戴克里先帝全行帝政,废元
老院,此后,“元老院数百年之事权乃尽”,而罗马随之“由分而渐亡”(康
有为, 1906 : 81 )。罗马帝政上半期,可谓“君民共主”,君权极不稳定,
“而元老院为久远之权,百变而不变,得以居中坐镇之也”,“论罗马之美
政,能久保其大一统之国者,则实元老院为之”(康有为, 1906 : 81 — 82 )。
在康有为看来,元老院的原型本起源于适宜于分国而治的欧洲地
理形态。在《元老院旧址》游记中,康有为收录了《附论议院之制必发生
于西不发生于东》一文,在文中他考察了“民主议院”制度的起源。他认
·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