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201903
P. 226

革命目标的裂变与群众路线的转向: 1940 年代中共妇女政策的温和化


       中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原则性目标是密切联系和依靠劳苦
   大众反抗压迫和剥削,解放劳苦大众;中共作为革命党,其中心性目标
   是暴力夺取政权。 5 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是斗争形式的战争化与组织
   形式的军队化(毛泽东, 2008犪 : 543 ),军队是暴力夺权的主要手段,因此
   革命的中心性目标可以进一步简化和具体化为“扩军”。在革命党执政
   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扩军”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导致党群关系的
   紧张,革命党的中心性目标与原则性目标可能会发生分裂,使革命遭遇
   瓶颈。也就是说,革命党面临一个困境,暴力夺权的中心任务与解放群
   众的核心原则产生了冲突。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作为在野党,落实核
   心原则与实现中心任务是一体的,革命党的中心性目标与原则性目标
   是高度重叠的。综上所述, 1940 年代中共妇女政策温和化比列宁分析
   革命策略的概念公式更为复杂(见图 1 )。












       图 1 :中共妇女政策的温和化:客观形势恶化 + 革命目标不变的分析框架
      国民党当局在 1930 年代末开始实施“限共”政策,停止拨给中共军
   政费用,对中共根据地实施武装经济封锁。另一方面,抗战初期中共军
   队的规模快速扩大,导致军政开支增加,收入的减少与开支的增加使中
   共战争资源汲取的压力增大。此时,中共处于稳态局部执政的局面,其
   所承担的执政责任又使它无法转嫁资源汲取压力,革命党所面临的革
   命形势的恶化以财经危机的形式集中体现。为巩固“扩军”成果,中共
   不得不调整战争资源汲取政策,造成了党群关系的变化,从而偏离了革
   命党的原则性目标,使革命遭遇瓶颈。为打破瓶颈,中共开始对群众路
   线进行调整,实施非阶级斗争(组织和领导群众生产)的群众路线,弱化
   行政强制手段在资源汲取中的作用。


   5. 列宁认为,革命 的 根 本 问 题 是 国 家 政 权,只 有 武 装 起 义 才 能 解 决 国 家 政 权 问 题 (列 宁,
   1985犪 : 158 )。毛泽东( 2008犪 : 541 )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 2 1 9 ·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